作为一个妈妈,可能我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陷入矛盾之中:我是对孩子严厉点好?还是平等一点好?严厉了怕影响亲子关系,平等了又怕孩子以后不听管教。再读《正面管教》赢得合作的部分,我觉得为我们家长指明了一条可以操作的路。
“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
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大人应该教会孩子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时间。通过允许孩子经历失败,他们就能够在问题出现时学会怎样自己去解决问题。
怎样去“赢得”孩子?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收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一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二是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者行为,效果会更好。
三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四是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打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尊重和平等对于现代的家长都不陌生,但是如何学会尊重,实现平等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正面管教的这四个步骤,我觉得很好,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去实践一下。但是教育具有反复性和曲折性,千万不要指望看了一本书或是学了一个理论就万事大吉了。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道阻且长,我们唯有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