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去教训孩子,在家里营造一种氛围,像春雨润物一样滋养孩子,让他自己去变化。学校兴,在于班级,班级系于一人(班主任);国家兴,在于家庭(千家万户),家庭系于家长。
教育孩子是需要辅导,需要指导,需要培训,需要学习的。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要一起进行。身边很多家长真不知怎么教育孩子,有的觉得将孩子送到学校就是教育;也有的觉得让孩子一个学习班接着一个学习班的培训、砸钱就是教育;也有的胡搅蛮缠的掺和学校教育,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指手画脚,愤青吐槽,家校指责,内耗内卷;更有的选择躺平,树大自直,“我没有怎么教育,现在不也挺好”,美其名曰自然成长,尊重个性,实则是无知无畏,等等如是。孩子教育实则成了家长内心与社会的博弈,孩子是筹码,家长也许宣泄了自己的情绪,也许找到了自己的心理平衡(或许是自欺欺人),也许无奈、无助、无能,但结局只有一个:孩子是实验品、最后的承担者。如果孩子幸运,投胎到一个开明、智慧的家庭里,此生幸福。否则,各有各的不幸。请大家接受:孩子真不欠我们什么,如果要说欠的话,是我们欠孩子的,欠真正的、科学的、适合的教育方法。
现在的辅导模式是什么呢?家长将孩子培训班一送,费用一交,手机一玩,万事大吉。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貌似舍得,实则躺平;貌似高大上,实则自欺欺人。吹嘘我的孩子报了几个班,我的孩子一年培训费几个万,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表面看来是舍得投资,其实是舍得金钱,舍不得感情,用金钱买了个心安。唯有树立与孩子一起好好学习,才能一起天天向上的教育意识和理念。
现在的辅导模式像是“肉食鸡”的喂养模式,补、灌、拔,只管眼前利益,不管事后危害,“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可怕的是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反而高唱赞歌、争相效之。
“治未病”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当身体出了问题再决定养生的时候其实就完了,不过是掩耳盗铃;“童子功”是武功的厚基工程,当面临需要时临时抱佛脚,不过是自欺欺人。
社会在变,世界在变。原来是封闭为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一个人不可能置身世外,不可能“独善其身”。当下的社会是高度开放的,高度融合的,高度影响的。浮躁、拜金、忽悠、欺诈、毫无底线、三观不正等让这个社会猝不及防,防不胜防,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每天媒体报道的“奇葩事件”挑战你的三观、挑衅你的认知、触碰你的底线、冲击你的灵魂、撕毁你的憧憬。没有底线,只有不断地突破底线。出污泥而不染已成为奢侈。
人类发展到衣食无忧的境况时,人性是有所变化的。你没有发现现在的人极易受情绪带动、鼓动,“看热闹不嫌事大”大有人在;极易发泄情绪,经受不了针鼻儿大的一点委屈;极易维护自我,我没错,老子天下第一;也极易成全自我,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为了享受、奢靡、释放自我、满足自我条件,甚至可以不顾父母,亲手弑杀父母的层出不穷,事后还能若无其事、大放厥词、死不悔改、抱怨不断。
对家长来说,你的孩子将来可能不结婚,不生孩子,不积极生活,不对你嘘寒问暖,不能体贴有之,不能……,从现在开始要教育,教育是唯一有效途径,教育他们有免疫力、抵抗力、人生定力。那才是你人生之成功,人生之幸福,人生之大善大德。
“独行快,众行远”。亲子教育的初衷不是干掉别人,不是只让自己的孩子走独木桥,那就是“内卷”。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教育的目标不是PK,不是让孩子拼掉别人、干掉别人、杀掉别人,而是合作,团结协作,悦纳别人,有容乃大。让孩子去容、去爱、去互赢,形成生命发展共同体,你的孩子才会赢得天下、温暖人间、修己达人,这就是“博爱”的真谛吧。
家长走进教育,与教师、学生形成生命成长共同体,让家长懂得教育、理解教育、融入教育,成长为教育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与教师结成“教育同盟体”,与孩子形成“命运共同体”,与自己炼成“自律学习体”。到那时,一些头疼的教育问题也许就能找到“无解之题”的“解”。
教育是一场修行,修善,修德,修心,修德报,修后世,修来生,与孩子一起成长,与学生一起进步。教育无他,默默去做,细细耕耘,莫嫌弃种子,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