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孩子的时候,碰到原来实习地方的赵主任,他告诉我看到了我的抖音分享。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又感觉这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我也在思考:如何分享更有效?
有了压力和期待,心里变得有压力了,反而让自己变得有些焦虑了。我觉察到自己有了阻抗出来。
今天继续读《父母的觉醒》第五章:
如果孩子能够发现我们勤于创造自省的机会,随时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么他们也将学着勇于面对错误,并且有能力纠正错误、逾越障碍。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压抑自己的负面情感,久而久之会形成阴影。在无意识的情形下,为了让自己感觉到舒服,我们会在面对这道阴影时,将情绪发泄在他人身上。而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也会把对方当做坏人。由于我们不敢面对自己压抑的情感,所以每当我们看见他人表达这些情感,心里就会产生厌憎,进而形成抗拒、怨对,甚至还会引起个体仇杀。
觉醒的意思就是保持清醒,真正的清醒。对于我们经历的一切事情都保持清醒,其中就包括能够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去接受和应对现实,也许同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不同,然而现实就是现实。
教养孩子的时候,需要依从他们的本性,而不是一味地让他们依从我们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接纳孩子的固有本真。(很重要!)
要接受真实朴素的教养方法其实很简单,即使孩子正遭受痛苦,陷入紧张或者怒气冲冲,我们是否也能以平常心彻底地去接受他们?我们能否完整地认清这一切最真实的一切。一旦我们接受了自己的孩子,接受了他们的真实状态,那么即使是在闹情绪时,他们也会在我们接纳的态度面前缓和下来。
如果在暴力、不悦、疏远中成长,或者是伴随着情绪化的父母,孩子就会误认为生活里充满了对立,所有的情景都变得需要应对,我们的潜台词就成了:你怎么敢这样情况?怎么会这样?他们怎么敢这样?
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尊重、欣赏自己的感觉时,也不会尊重、欣赏孩子的感觉。
一旦孩子了解到痛苦是生命中自然固有的一部分,就不会如此惧怕,他只会坦然承认:“我正在痛苦中。”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本质应对问题,那么不仅会带来接纳,而且会真切地对个体生命历程产生尊敬之心。
当我们允许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抱有各自的情绪,而且能够做到同他人的情绪和平共处,也就实现了对情感情绪的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