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伴随着鞭炮声从年三十到现在的渐去渐远,直至无声。年味,从所谓的忙碌中溜走了,从岁月的夹缝中悄然溜走。却又没有彻底的销声匿迹,期待着下一个节日—元宵节。仿佛只有过了元宵节年味才会荡然无存。
年复一年,没有了儿时企盼过年的欲望,是什么让儿时记忆中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呢?是高物质生活水平“偷”走了年味,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往年“禁烟花爆竹”令“偷”走了年味,是在外的游子因各种原因归不了家的团圆“偷”走了年味。“年”过得只是一种形式,却没有了向往“年味”的情怀。
从小年回老家到今天的正月十一,文博仿佛是开启了“撒欢”模式。看不尽的电视,逛不完的乡村让他乐不思蜀,作业从年三十讲价到初五,尽可能的“少写尽写”。开学在即,让他的玩心收一收,商量许久,今天才不情愿的跟着“返城”,接下来,由他的作息时间调整到在校时间,将精力回归于学习之中,希望开学之后,向着新学期,新目标前进。
年过完了,有一种温暖叫返城被公婆塞满食物的后备箱,有一种回味是年期间家人聚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年,将至渐远,我们已然开始了新征程,去开启属于我们的梦想之旅。万事从头,未来可期,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活在自己的热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