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是指家长和孩子利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在平等的情感互动基础上共同阅读图书,交流、讨论、分享阅读体验。在家庭氛围中,家长可以通过阅读自然地走进孩子的心灵,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和信心,进而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亲子阅读是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最佳途径。亲子阅读的误区通过调查了解到,低年级亲子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有一半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意义理解不准确,部分家长比较功利。他们认为,阅读就是获取知识和信息,开发智力,帮助孩子考出好成绩,不重视对孩子关于阅读的情感、态度、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受家长自身素质的局限,多半家长只是在一旁“陪读”,监督孩子完成诵读任务,缺乏对孩子阅读过程的指导。如果家长一味追求阅读效果,缺少与孩子情感交流,孩子阅读的兴趣可能会减少,甚至会把读书当成了一件苦差事。受家庭条件的影响,比如父母双方忙于工作等,亲子共读每天15-30分钟的家庭不足30%。4部分家长对于选择课外读物存在盲目性,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能力培养缺乏认识。在教学工作中,经常有教师感叹: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爱阅读、不会阅读,上课注意力易分散,喜欢做小动作、玩小东西或发呆。虽然数字时代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应对这些挑战:电视、电脑、手机游戏触手可及,孩子接收了大量丰富、直观的视听刺激,而这些信息都是很少经过大脑思考传递给孩子的。如此一来,孩子越来越不愿意思考,对阅读这种需要集中精力、劳思费神的活动越来越没有兴趣。实践证明,孩子如果在低年级阶段没有学会阅读,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将会困难重重。亲子阅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培养孩子基本的阅读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浓厚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小学生正处在品德、兴趣以及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坚持有效的亲子阅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