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与孩子无法沟通,学会同频共振,父母才能走进孩子内心》
迟宁宁

亲子日记(147)2023年2月14日 晴 周二 泽泽妈妈

         大家好!我是家庭教育心理咨询指导师迟宁宁。很高兴能与大家以这样的方式见面。今天咱们分享的主题是《与孩子无法沟通,学会同频共振,父母才能走进孩子内心》。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会发现,亲子之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在很多情况下,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感到困惑,认为孩子总是在制造麻烦,而孩子也会开始厌倦父母的唠叨,认为父母的说教是在多管闲事。但事实上,有时候亲子之间发生矛盾,只是因为对方存在误解,父母因为不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和内心想法而误解孩子的行为。

        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自身的一个亲身经历。我家二宝今年五周岁,是个活泼的小女孩。有一天我下班回家突然说了一句,我好渴呀。说完之后我也没在意,就去忙着做饭了,就在我做饭的时候,我家的二宝,悄悄地踩着板凳爬到了餐桌上,去饮水机里拿着我的杯子接了一杯水,我的杯子是玻璃的,等宝贝把水接完,爬下餐桌,端起杯子往前走时不小心滑倒了,把杯子摔地上了,水也洒了一地。这时孩子爸爸过来对孩子说,你看你怎么回事啊?谁让你拿杯子的?你怎么能爬上去拿杯子呢?你看你把杯子都摔坏了。这个时候宝贝就哇哇的哭起来,听到哭声,我急忙从厨房里出来一看现状,我先安慰孩子不要哭,我把孩子抱起来,等她慢慢的平和了情绪,我问她:宝贝,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去接水吗?她告诉我说:妈妈,你说你很渴了,我是觉得妈妈很渴,想给你倒杯水喝,妈妈回到家就去厨房做饭,很辛苦。当我听完孩子的解释之后,抱着孩子说:宝贝,你真棒,你是一个知道感恩,知道心疼妈妈的好孩子。你知道妈妈渴了,想给妈妈倒水,妈妈非常的高兴,妈妈知道你很关心妈妈,谢谢你宝贝。妈妈知道你是不小心滑倒的,不是故意的摔坏了杯子,对吗?杯子坏了,没事的,只要你是安全的,妈妈就放心啦。刚才爸爸那样说话也是很着急,也是怕伤着你才那样说的,请你不要把爸爸的话放在心上,你可以理解一下爸爸当时很着急的心情。以后像这种情况爬到桌子上倒水也很危险,一定要注意小心。妈妈相信宝贝一天一天长大,会做的越来越好。这个时候宝贝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过后我单独和孩子爸爸聊起这件事情,我和他探讨对于孩子那天发生的事情,当时他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原因,容易说出的话让孩子接受不了。当孩子的爸爸意识到自己说的话过激了,感到十分的抱歉,对自己那天说出的话表示后悔。直播间的家人们,你们有这样的经历吗?是不是有时候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起因?看到孩子发生的事情,就会一股怒气的涌上心头,也忘了询问孩子出错的原因呢?实际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因为我们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忘了深究内理与孩子同频共振。

          一、什么是同频共振?

所谓的同频共振,指的是频率相同的事物更容易产生共鸣。我们生活当中也是如此,例如有相同爱好的人,会更有话题,具有相同三观的人更有可能成为朋友,能在一个频道上做事情和表达情绪的人,会相处的更加愉快,更容易沟通。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高中生,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开拓,思维方式的提高,使得和我们家长拉开了距离。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如果不通过学习再去提升自己,很有可能就和孩子不在同一个频道里,导致孩子有什么事情也不愿意和家长诉说。

         在这里我说一个案例:有一个朋友,他家的孩子上中学,给孩子报了个辅导班,孩子在上课回来,这个妈妈问孩子感觉学的怎么样?孩子回答妈妈说:我就是不告诉你。让妈妈感觉很无奈。这个妈妈平时很爱唠叨孩子的学习,导致孩子厌烦了,什么也不和她说。这个案例体现出好多方面:一是孩子的认知和思维超越了妈妈,对于妈妈的一些关心,孩子不认可,不想和妈妈交流。二是这个妈妈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不知道一个中学生心理需要的是什么?只是表面的对孩子不停的唠叨,让他去补课,好好学习,导致孩子厌烦,从而不愿意和父母沟通。这两方面说明妈妈与孩子不同频了,跟不上孩子的节奏了,这个时候妈妈就应该去学习去反思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来赢得孩子的认可,使得母子关系更融洽,只要关系好了,就不会存在无法沟通这个问题。

        二、为什么家长和孩子总是无法沟通呢?

1.思维方式的不同。父母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开始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坦率、简单的思维方式与父母成人的思维方式不同。然而,长期以来,父母自身都有很强的权威意识,使得常常会以成人的角度去评判孩子,并且将自己的意愿和思想行为强行加在孩子身上。而当孩子做一些超出家长预期的事情时,亲子之间就会产生误解。

2.思维僵化。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力是固定的,不变的,或者是觉得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因此他们所表达的观点远不如自己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所谓的思维僵化。事实上,孩子的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一步一步提升,如果父母总是认为孩子的思想很单纯,很幼稚,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无法好好沟通。

3.孩子的能力不足。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动手的能力不足,有时候孩子想帮助父母做一些事情时,可能出现把东西弄得一团糟,达不到好的效果,从而让家长们感到愤怒。就是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在和父母交流中不能很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和孩子在沟通中缺乏耐心,那就无法正常的交流。

        三、家长如何正确的与孩子沟通?

1.多沟通,多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于高高在上,喜欢用自己的经历和学识压迫孩子,很少给孩子一些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我们应该知道,孩子和家长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家长需要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多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减少亲子之间的误会产生。

2.学会反思。当家长和孩子发生误解冲突时,第一时间家长要学会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说法和做法,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语言表达是否对孩子有利。

3.误会孩子时,学会向孩子说道歉。当父母都是从第一次开始,谁都不知道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有的父母碍于面子,不愿意向孩子承认错误,正因为如此,孩子可能会日渐降低对父母的信任程度,所以父母应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误会孩子时,学会向孩子道歉。

         家长和孩子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年龄差距,思想观念不同,行为准则不同,要解决沟通的问题,就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一起搭建沟通的桥梁,才能让彼此感到温暖幸福。家庭教育是重中之重,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通过学习,走进孩子的内心,做到聆听与关注。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与孩子同频共振,成为孩子的朋友,助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感谢大家的聆听和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01359
推荐日记
《教育感悟2.15》
《明天要考试了》
《《与孩子无法沟通,学会同频共振,父母才能走进孩子内心》》
《在路上--第386天(困难是磨练自己的)》
《亲子日记(135)草莓熟了》
《日记第177篇 情人节》
《亲子日记第2篇 2023年2月15日》
《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天气晴》
《 幼儿园区角游戏 2023.2.15》
《日记》
《2023.2.15》
《阅读的好处》
《情人节》
《2023/2月15号 天气晴 星期三 孙皓雨妈妈》
《自己洗袜子(第六十一篇亲子日记)》
《很充实的一天》
《亲子日记》
《日记》
《日记399》
《好习惯》
《亲子日记第1187篇》
《。》
《2023.2.15》
《 愉快的早餐 》
《雨馨宝贝的明天清单》
《成长日记 第23篇 2023.2.15 《西游记》读后感》
《浩宝朵宝成长日记608》
《今天星期三》
《小游戏》
《2023.2.15第357篇 《掌握命运》》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