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怎么写?怎样才能把孩子的内心感受表达出来?写了删除,删除了又写,忽然间发现思考太多反而会写不出来,所以记录孩子和生活本就应该用生活的语言表达不需要那么的专业~
忘了自己小时候第一次考试的感觉了,而面对上小学的儿子,姥爷也经常会告诉他,你妈妈小时候遇到一个不会写的字,哭了很长时间……
好像不只是有一个字不会写,还有一个字不会拼……(没啥好丢人的呀,谁小时候不是这个样子滴嘞)
言归正传,回归到如果父母有时间,停下来,听他说。
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和好室友在面对孩子考试和成绩这件事儿会一下子统一了战线。
考试的前一晚我们像往常一样,预习了新的知识,复习了当天学习的,最后看了看上学期的课本,默写了下拼音,几个生字,算了几道数学题。洗漱睡觉,临睡前还告诉我,能考两个100分,我说把会的答完,检查检查,一定先读题。
第二天中午他回来,说自己考的还不错,都答上了,他觉得是两个100分;下午放学晚上的时候他说考试考的稍微有点难,数学都答上了,语文他好像不是那么确定;第二天早上吃早饭的时候他忽然间告诉我们,语文他有个月字加一笔一下没想起来是什么字……我思考了一下告诉他,是用……(后来我又说不会写的时候把上下左右中间都加一笔,看着怎么顺眼就写上哪个字……);中午放学的时候他说,下午放学就能拿回试卷了吧……
忽然间意识到,他这两天从考试到出结果到心里安慰到接受现实给了自己很大的缓冲时间。两天的时间这样的自我缓冲对于一个人生中第一次考试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很庆幸,我跟娃儿爸爸两个人都没有觉得这是孩子为自己不会而找的“借口”。都没有因为他不会或者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而觉得愤怒和焦虑…
晚上,我也终于见到了他的试卷,内心很平静,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7岁孩子提前用这两天的行为给父母带来的治愈,又或者是樊登老师说的新父母,该有的样子就是让孩子回归到孩子本身,人生中的考试才刚刚开始,得想个办法跟儿子沟通……(其实周五放学他是在看电视的,我们家的电视是基本不打开,他在家也基本不看电视的,我知道他可能真的有压力。)
他忽然间问我为啥没有总分,我也告诉他,现在不能打分,后来他竟然自己在那里用100减……他迫切的想知道自己得了多少分而忘记了,做错事情首先应该是去纠正错误。(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份试卷对于孩子的影响,忽然间觉得平静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晚饭后,我们开始了纠错,把错题给他整理了错题本上,把试卷放到一边,让他重新把错题做一遍,重新做完,又拿出试卷,把试卷上做错的改过来。问题不是出在不理解,或者不会上,问题出在有没有认真读题,有没有去认真的检查上。
纠错完毕,我们讨论了一下以后遇到考试的奖励和惩罚。(还在研究讨论中等着得出文字)
后来他跟姑姑家的二哥视频说他考试了,考的很差,不好,一点都不好,他是个失败者。哥哥还安慰他没事儿,说他只是没有经过考试这样的专业训练……这是两个差不多大孩子安慰人的方式吗?
成长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的进步,也需要孩子在建设自己心里承受能力的时候父母能在身边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请听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