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关注外表,是青春期女孩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而这也是造成她们自卑的主要源头。
有研究发现:
青少年的身体自尊是其整体自尊最重要的预测指标,而女孩的身体自尊要普遍低于男孩。
事实上,女孩从出生开始,就生活在一个注重外表的环境里。
孩童时,女孩通过芭比娃娃来学习审美标准,成长中,无处不在的杂志、电视也在向女孩灌输对完美女性的期待。
到了青春期,又面临自身神经系统发育的压力,这些都会让女孩陷入悲观、绝望之中,产生容貌焦虑。
这可能是父母最惧怕的一个时期,但也是女孩最需要帮助和引导的阶段。
多帮助女孩挖掘内在能量
董卿曾在一次采访中说,爸爸从小就不让她过于注重打扮,常常这样教育她:
“马铃薯再打扮,那也是土豆。你不如把每天照镜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
受爸爸的影响,董卿从小就泡在书里,经过多年的浸润,最后成为了“央视一姐”。
王菲的女儿李嫣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却依旧阳光、自信,丝毫没有容貌焦虑,这背后同样离不开王菲和李亚鹏的肯定和赞赏。
在他们眼中,看似丑陋的伤疤,是“天使的礼物”。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父母需要帮助女孩们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发掘她们的内在财富,这样她们才不会轻易从外貌来判断自己的价值。
帮孩子找到一个健康美丽的榜样
美的定义是主观的,社会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环肥燕瘦”各有各的美。
就像谷爱凌,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但是她自信、坚强、健康、充满能量,这些都让她显得格外耀眼而美丽。
青春期的少女心智尚未成熟,对美的定义极其狭窄,父母一定要多引导她们正确地认识美、发现美。
让她们明白:美,不只来自容颜,还有自信的谈吐、过人的才华,内在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