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是善良。每个人的禀性本来是很接近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不同,差异就越来越大。如果从小不好好学习和受外界的不良影响,人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学会区分善恶,保持善良的禀性。
想到这句话是因为今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我正在小区里走,突然一个小男孩从我身边经过,大约十一二岁的模样,他说了一声:“阿姨好”,我下意识的看了她一眼,和气温柔的回了一句:“你好!”可能是他看我笑眯眯的,紧接着他双手插兜对我说:“阿姨,能借我点钱我去买个什么东西吗?”我心里一听一惊,心想,这怎么还要钱开了呢?咱平时都教孩子不要别人的东西,这怎么还直接要钱开了呢?这真不能纵容,一旦弄不好,这孩子再变坏。我对他说:“阿姨也没带钱,你需要买什么回去请爸爸妈妈帮你买吧!”这才作罢。
这件小事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孩子接受着优质的教育,即使没有一个特别理想的学习成绩,那么思想品德方面肯定是不会太差,可是现在看看,我还是小看了整个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就像一棵小树一样,一个人想把它扶正,好几个人把它往斜里拉,能直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在教育孩子上,我们往往想给孩子更宽裕的物质条件,因此很多方面忽略了精神上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孩子精神方面的匮乏,这也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所以时时刻刻的严格要求自己,做好榜样,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我觉得这是一件高于学习知识的更重要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