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19 星期日 睛(1885)
今天晚上的直播课由我们美丽大方的张婷老师做主持,特约嘉宾是李靖老师,李靖老师给大家讲了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大家听了都受益良多,感恩李老师的分享,感恩张婷老师的主持,你们辛苦了!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
读书是最好的家风!读书可以修心养性。愤怒会使人偏激;恐惧会使人胆怯;过分的喜好会使人偏离正道;患得患失就会忧虑。如果我们的心思被不端正念头所困扰,就会心不在焉;虽然在看,但却看不明了;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不知道食物的滋味,所以我们要保持内心的中正,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个人好恶所左右,不受个人感情自私的欲望支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美好的心灵,用美好的眼光看一切,则一切皆美好!
亲爱的家人们,我们如何保持正念呢?我们尊敬的李老师给出我们精彩的答案!
蒲公英的约定,家庭教育漫谈第60期于2023-2-19(周日)晚上7点进行,敬请大家届时积极参与聆听、互动,感恩同行。
分享主题:
读经典 开慧眼 悟正念 结善缘
分享主持:
临沂张婷老师
文案编辑:
山西贺喜菊
嘉宾邀请:
莒县杨兴美
特邀嘉宾:
[玫瑰]山东菏泽李靖老师
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所以做好家庭教育是父母的重要责任。
首先,父母要学习,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玉不琢,不成器!”“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老旧观念要摒弃。
1.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更好地了解法律,不体罚孩子。
2.学习《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多参加社会劳动,增强人际交往,提升心理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明白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规律。0-3个月,是孩子最脆弱的时候,妈妈要及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提供无条件的爱,奠定安全感基础。4个月-3岁,是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妈妈要有稳定的情绪,给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分离焦虑。0-3岁,妈妈的陪伴教育比爸爸重要。4-5岁,孩子上幼儿园后,父母要给孩子及时地肯定和表扬。6-7岁,孩子上小学,学习就成了主要的任务,我们要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时候,爸爸的陪伴教育就比妈妈重要了,爸爸能带来力量感和规则感,所以爸爸这时候不能缺席。父母不当老师的助手,要当孩子的好榜样。8-18岁,是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品质的最佳时期。父母首先要三观正,然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每一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父母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3.学习传统文化。诵读经典,修养身心,借鉴圣人的智慧提升自己。带孩子读经典,背经典。
第二,注意环境。不去脏乱差的小区。破窗效应:环境有漏洞,人就会违反规则;没有漏洞,就会遵守规则。青春期,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朋友圈,以防孩子交上社会上的不良朋友。和孩子搞好关系,开诚布公的分析朋友圈的利与弊。
第三,合理利用电子产品。
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手机,是因为手机能满足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感觉。对于小一点的孩子,他们需要的是父母更多的陪伴,当父母陪他们做喜欢的事情时,孩子就会放下手机。手机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只要做好引领,定好规则就好。
教育孩子是父母爱与智慧的双向修行,我们要心怀正念,心怀美好,心怀感恩,看好的、听好的、说好的、做好的,一切就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