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430)2.20
晴天娃娃

星期一 晴

沉迷手机的代价远比父母想象中更可怕!

如今,无数孩子正在沦为手机的俘虏。

手机,虽然让他们获得了短暂的快感和满足,却腐蚀了孩子的大脑和思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无数孩子的梦想正在被手机夺走

美国曾发起过一项调查:

科学家跟踪调查了100个孩子,其中有50个孩子经常玩手机,另外50个则很少接触到手机。

没想到,十年后,孩子们的变化令人震惊:

那些经常玩手机的孩子当中,只有2人考上了大学;

而那些接触不到手机的孩子当中,所有人都考上了大学,其中有16人还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是啊,聊天、打游戏、刷短视频……玩手机是真的舒服,也是真的害人。

世间最大的遗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白:

孩子现在度过的每一个浑浑噩噩的日子,都是他梦想破碎的前奏,是他通向未来平庸人生的滑梯。

今天你给了他玩手机的自由与快乐,明天就会成为他痛苦与懊悔的根源。

只有父母能够成为挡在孩子和沉迷手机之间的一道墙

平日里,我经常能在后台看见这样的留言:

“孩子爱玩手机,父母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就是没用啊!”

“手机我都不知道摔了多少个了,但孩子还是老样子,只要大人一不在他身边,他就又开始玩……”

然而,手机对孩子的伤害,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作家刘娜讲过自己与儿子的故事:

在儿子小的时候,有段时间特别喜欢玩手机,还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和手机上的语音助手对话。

直到有一天,刘娜强行将手机从儿子手中夺了过来,跟他说玩手机会伤眼睛。

可儿子却哭着反驳道:

“妈妈,手机比你强多了,你只知道写稿子,我和你说话你都不理我。

我和手机说什么,它都回答我。”

也是这一刻,刘娜才意识到:

很多时候,不是手机夺走了我们的孩子,而是我们拱手把孩子推给了手机。

国外有一份数据统计显示:

中国人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位居世界第二,平均每天3个小时左右。

生活中,不少父母自己就放不下手机。

每天下班回到家,眼睛还一直盯着屏幕,嘴上说着“爱孩子”,可给孩子的,却是忽视与敷衍。

直到某一天,他们想让孩子远离手机时,才发现孩子已经中了手机的“毒”,深入骨髓。

我们总是不停地给孩子讲大道理,但却忘了:

孩子不会乖乖听从大人的话,他们只会模仿大人。

很多时候,正是教育和陪伴的缺失,“培养”出了沉迷手机的孩子。

父母,才是挡在孩子与垃圾快乐之间的那一堵墙。

教育无法重来,放下手机是父母最基本的自律

著名校长李镇西说:

“无论父母的工作有多么困难与复杂,请记住,还有一项更加困难、更加复杂的工作在等着您,那就是育人。”

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时,不是光靠讲道理、发脾气就可以解决。

想要让孩子远离垃圾快乐,父母一定要守好这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用现实中的爱和陪伴满足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要认清一个真相:

如今这些在钢筋水泥和电子屏幕中长大的孩子,远比我们小时候要孤独得多。

他们吃喝不愁,但缺少父母的陪伴,也缺少能够一起撒欢的玩伴,只能在虚拟世界里,寻找那种被关注、被需要、被肯定的感觉。

手机和游戏,就这样成了孩子孤独时的救命稻草。

所以,为了让孩子远离手机,父母不妨每天都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做孩子的成长伙伴。

带他爬山、打球;

有时间了,陪孩子一起四处旅游;

听孩子讲述自己的快乐和烦恼。

用爱和陪伴让孩子回归现实,给孩子的心灵注入兴趣和活力。

第二道防线,用规矩和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

著名班主任王金战,曾带过一个55人的班级,最终,37人考上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牛津、耶鲁等世界名校。

而他教育的关键,就是以身作则,并且在执行规矩的时候不“双标”。

他女儿上高三时,大多数家庭的娱乐方式还是看电视。

但王金战却跟女儿约定好,女儿高三这一年,全家人都不看电视,并在电视上贴了一个封条,说要等女儿考上大学后才能“开封”。

到了大年初一,女儿跟王金战商量,说自己想去父亲的办公室学习,让妈妈在家看春晚。

于是,两人背上几包方便面就出门了,到了办公室,女儿复习,他写书,一直忙到晚上11点,才顶着漫天烟火回了家。

多年后,考上北大的女儿对父亲说:

那个春节是自己前17年人生中过的最难忘、最充实的一个春节。

同样的,想要孩子放下手机,最好的办法就是父母也少玩手机,最好不玩。

一个家庭里,父母是什么样,远比为孩子做了什么更重要。

父母的一言一行,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好的标杆。

第三道防线,用耐心和智慧接纳孩子

如果我们的孩子已经沉迷垃圾快乐了怎么办?

对此,主持人倪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她的儿子有段时间曾因为痴迷游戏,不愿去上学,倪萍便说:“好,你不要上学了,就在家玩游戏。”

一开始,儿子很高兴,不吃饭、不睡觉地玩。

倪萍虽然很着急,但她知道,自己一旦管了,教育就又失败了。

没想到几天后,儿子自己就觉得没意思,说想要上学了。

后来,儿子虽然还是会玩游戏,但却不再上瘾。

当孩子沉迷垃圾快乐时,相比打压、控制、殴打,更重要的其实是学着接纳孩子,和他一起在学习和娱乐之间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模式。

真正毁掉一个孩子的,不是电视,不是游戏,也不是手机。

而是不够自律的父母和撒手不管的教育。

很多父母感叹孩子离不开手机,是因为只做到了说教,却忘了言传身教才是最有效的教育。

那些痛恨孩子玩手机的父母,首先要痛恨的其实是自己。

而一流的父母,都懂得放下手机、率先垂范,将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点滴。

并告诉孩子:

没有什么快乐,比自由主宰人生更加痛快,也没有什么力量,比自律和坚持更加强大。

和孩子一起放下手机,拥抱更高级的快乐吧。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08417
推荐日记
《时间:2023年2月20日446篇》
《亲子日记第753篇 2023.2.20 星期一 晴》
《2023/2/20》
《亲子日记81——放学后的那些开心事儿》
《周一的小情绪》
《007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2023.2.20第362篇 摘抄 《自然的流动》》
《2月20日 星期一 忙里偷闲的小乐趣》
《开心的一天》
《糟糕的一天》
《亲子日记44》
《孩子疲惫的一天 亲子日记第六篇》
《172/2/20随笔,记录一下。》
《亲子共成长—1596-786-486》
《2023.2.20 第四篇》
《难忘的一天》
《2023.2.20天气晴》
《调整作息的儿子(2119)》
《 开学第一天 (336)》
《日记407篇 成长的足迹 随笔》
《第356篇 属于你的那份爱永远不会缺失》
《把自己变成孩子》
《随手记》
《分享的喜乐》
《风波》
《周一学习》
《亲子日记1217篇》
《414感受随笔》
《春燕归来》
《亲子日记229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