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回家的时间正好跟小学放学时间重合,一路上都是接送孩子的家长。
今天中午,我在路口等红灯,周围不断有班级排队有序走出来。一位妈妈跨坐在电动车上,大声地训斥自己的女儿,虽然她带着头盔,但从音调和动作幅度看,这位妈妈接近愤怒状态。女儿穿着一年级校服,小小的,怯怯地站在一边,脸上看不出表情,任由妈妈数落,偶尔用简短的字词回答妈妈愤怒的提问。因为妈妈音调很高,引得过往的路队纷纷侧目。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让这位妈妈如此愤怒,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训斥孩子,真的是将孩子的脸面和自尊践踏到脚底。大人们往往把面子看得比天大,但是却忽视了孩子们也同样在意自己在同学、老师心中的印象。这样当众被呵斥被围观,心理阴影该有多大啊,那张没有表情没有眼泪的小脸蛋更让人心疼。
可以试想,下午返校的路上孩子复杂的心里路程:中午被训斥的场景有没有同学看见?如果他们看见了会笑话我吧?会告诉全班同学吧?他们会笑话我吧?一路忐忑,一路犹疑,带着这样的情绪,下午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每天穿过人群,会遇到形形色色父母孩子的相处模式:有的父母关切询问孩子在校情况,有的父母一边走路一边训斥;有的父母始终拉着孩子的手,有的父母不断催促“快点快点”;有的孩子开学到校、眼睛有光,有的孩子慵懒散漫、面无表情;有的孩子衣着书包整洁,有的孩子放学习惯性到附近小吃店买各种食品边吃边走,垃圾随手一扔......
走在这些人群的周围,经常感慨,作为父母,真的是太不相同。而我们也应该要认真想一想: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父母。孩子的一言一行、行为习惯都来自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不是训斥而是应该自省。只有自己改进提升,孩子才会越来越好。如果优秀的父母有难度,那么就首先一起努力做称职的父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