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听了家庭教育“护苗行动大课堂”中夏征老师关于《好习惯成就好人生》的讲座,我听了受益匪浅。
习惯是省时省力的动作行为;是强迫性的行为;是一个人一贯的行为倾向。好习惯是需要精心培养,重复练习的行为。
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相信大多数妈妈都和我一样,多少有些困惑。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知识也不少,却不知道哪些是适合自己孩子的。通过夏老师的课程,我意识到:养成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以身作则尤为关键。谈到教育我们总会讲“言传身教”,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处事方式,生活习惯,都将深深地影响孩子。试想,我们自己整天在家捧着手机玩,却指望孩子能自觉看书;自己横穿马路,却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孩子会听你的吗?所以,作为家长首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与其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如自己先成为这样的人。
另一方面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也了解到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家长们自己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好地教育引导孩子,让他们从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好习惯的五个步骤:(1)提高认识。例如,想要孩子培养好好吃饭的习惯,就不断强化好好吃饭的好处:有利于身体健康,长高,专注,节省时间。(2) 明确规范。要求孩子写作业快一点,可以说昨天写作业花了3个小时,今天试试2.5个小时能不能完成?(3) 持久训练。习惯形成的过程:被动—→主动—→自动 一个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三个21天,才可以固化这个习惯。所以,至少4个21天。没有天生自律的孩子,只有持久负责任的家长。 (4)及时反馈。孩子每次做的好,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肯定孩子这个可以重复的想法或行为,鼓励孩子继续做下去。(5) 给予有出路的批评。不能光说孩子这不对,那不对,批评孩子这样做不对的时候,同时告诉他应该、可以怎么做。
总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好习惯的养成尤为关键。以后我也会向老师学习,努力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孩子传递正能量,让好习惯成就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