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完整。
本周阅读了《教学勇气》的第一章《教师的心灵》中的前三篇文章《教学方法和技巧之背后》《教学与真我》和《当教师失去心灵》。
“一开始学生们上课像修道士一样静默无声,任凭你浑身解数,他们也没反应。课上到后半段,他们开始说话。但是交流很快会发展为冲突”作者帕克•默克尔的这些描述,让我身临其境,“学生一开口讨论,我就要笨拙地处理他们之间的冲突”。这个问题常常遇到,会让我有些手忙脚乱,有些力不从心。
作者帕克•默克尔致力于在每一堂课里,与学生建立联系,今儿引导学生与学科建立联系的能力。把个人的自身认同融入工作的强烈意识。好老师在生活中将自己、教学科目和学生联系起来,把他们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好老师形成的联合在于心灵——人类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教学的勇气在于有勇气保持心灵的开放,特别是在那些要求超过本人所能的时候仍然能够坚持,那样,教师、学生和学科才能被编织到学习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当教师失去心灵
原来有时觉得灰心、丧气的部分原因在于,教学是每天都进行的、随时旁人挑毛病的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我教学的东西就是我关心的东西——我最关心的东西就是我的自我。注重教师、学科、学生的联系,以饱满的教学热情从事教育事业。找回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内部力量信念。记住我们是谁,把全身心放回本位。内部世界的真实性,可以继续我们影响客观外部世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