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本周的教学过程,有点惶恐也有点不知所措。第一个单元已经结束,但是感觉很多孩子还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要点,因为有些孩子在基础的建立上有些差距已经拉开了,很多情况下在思路理解和思维方式上已经跟不上节奏,尤其是思维方法。
数学课堂其实很多情况下讲究的是思维的过程,理解算理的过程,总结算法的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推理和总结。很多时候没有过多的思考过程,造成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方法是需要孩子日积月累中完成更多的提炼和总结。我们看似简单的一个总结其实涵盖了孩子的好多推理、想象、逻辑排列、语言组织等诸多的思维过程,这就要在课堂里慢慢引导和教授孩子们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低年级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是以表象思维为主,我们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刺激孩子的感官,以此学会归纳总结,所以要求我们的课堂重难点要突出,板书的一定是知识点和条理性的知识结构,让学生们能够一目了然,顺理成章的罗列出来,随着以后慢慢成熟,学生们就能够慢慢提炼总结。
大单元教学其实考验的是教师的整体把握能力,对知识点的逻辑排列、思维过程的导向一个总结提炼的专业素养能力。学科的中心和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就是整体把握,在整个单元里,学生们需要学到的知识点,是教师通过提前备课了解到孩子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又是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加以提炼知识结构,将知识点纵向延伸学习,形成纵向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能够形成知识体系的连贯学习的过程,形成知识链,从而不会中断知识的逻辑顺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当然,这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是一个很高的挑战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