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359 2.25 晴
中四班杨雯茹妈妈

亲子阅读,已经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因父母的不当行为,导致孩子越来越不喜欢阅读。亲子阅读,效果堪忧。那么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家长们有哪些不当行为呢?

误区一:亲子阅读主要针对婴幼儿

亲子阅读,是要分年段的,不同年段的孩子,亲子阅读的形态和方式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

1. 低龄孩子:识字量小,文字理解力较弱,读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读,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引导孩子表达,让孩子复述等方式,都是不错的选择。

2. 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更多应采用聊书的方式来进行,可以在共读的基础上,围绕本书的主题、写法、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等,和孩子们一起聊。

3. 初高中的孩子:则更多采用自主阅读的方式,多读名著,家长们则不必更多指导,应采用倾听和讨论的方式,鼓励孩子们发表见解。

一本经典的书,在不适合读的年龄扔给孩子们,不仅仅是拔苗助长,更有可能是深度伤害。

误区二:自己不是教育专业或文学专业,做不好亲子阅读

既为亲子阅读,自己亲近孩子,一起亲近阅读,是最为根本的任务。俗话说,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和孩子一起阅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了,要知道,陪伴正是最长情的教育。

误区三:我认为哪一种书好,就只给孩子读这一类书

孩子们的个性和爱好是不一的,可以采用家长推荐和孩子自选的方式来让孩子和书亲近。

误区四:把书买给孩子,自己不读

只有书显然是不够的。家长买书一定要考虑书籍的质量,还要考虑这些书是不是适合孩子们读,孩子们在计这些书的时候能否从中学会阅读,拓展视野,发展思维。亲子阅读,说难也难,说易也易。考虑得越多,想得越周全就越容易做好。而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榜样的父母都不读书,孩子有怎么能静下心来读书呢?

误区五:过于急功近利,要求马上出成绩

不少家长,让孩子读书,总是抱着很强的功利目的:为了提高做阅读题的正确率,为了提升写作水平——总之,希望通过多读书,马上提高考试成绩。

家长一定要打消“立竿见影”的想法。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慢慢熏染和浸濡。不要指望读了几本书,就马上成为阅读高手和写作高手。

阅读,不是发酵,不是膨化;阅读素养、写作素养,不是一两天可以速成的。认真读了,用心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会见出功效。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很多时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先把阅读做扎实,后面的事情,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17769
推荐日记
《家有男孩,该教他啥》
《随手记》
《 随记 327》
《成长》
《2023.02.26 星期六 晴》
《吃甜品》
《359 2.25 晴》
《2023.2.28 星期二 晴》
《亲子日记424篇》
《日记378 2023.2.28 周二 天气晴》
《2023.2.28 周二 天气晴 96篇》
《2023年2月28日》
《亲子日记-1530 23-02-27》
《先坦然接受,再努力平衡》
《一起努力》
《第二次写日记随想》
《有哥哥真好304来婉莹妈妈第413篇》
《善于发现》
《讲故事》
《种植》
《2.26号》
《和闺女第一次上瑜伽课》
《375.第一次培训-2023.2.3星期五》
《我是不是好孩子》
《亲子日记第239篇,天气:晴,孩子,妈妈想对你说》
《放大孩子的优点》
《二月初八 去姐家 前邻扒屋 孩晚上早睡👍 》
《呦呦的小心愿(2023.2.27)》
《睡前对话》
《2023年2月28日》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