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源泉。有孩子的家庭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有孩子的家庭是上帝偏爱的家庭,孩子是上帝赐予人间的天使。没有人不爱孩子,除非他也不爱自己;没有人不心疼孩子,除非他铁石心肠。但是大人有时失去了如孩子般的“纯真”,忘记了做一个自由的孩子时的快乐,而在给予“爱”的时候,反而伤害了孩子。有三个关于孩子的“关键词”,很容易让大人混淆,让我们好好加以区分,不用披着“爱”的外衣的控制“绑架”孩子。
陪伴,是孩子做事情,家长花些时间精力在旁边和他一起,孩子是“主角”,在与孩子的交谈、游戏中做到高效陪伴,有助于建立亲密的关系,而这是孩子走出家庭,带着“信任”主动走向社会的基础。
控制,是大人以自己为中心,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孩子成了“配角”,控制是因为大人自己有恐惧和焦虑,自己处理不了这些情绪转而投射到孩子身上。要知道孩子没有能力也没有义务去背负这些情绪压力,控制反映了大人的“无能”,不能接受、尊重孩子,孩子的做法和想法不被肯定,即使被肯定,也只是因为刚好孩子符合了大人的期望,孩子成了大人的附属品,没有自己。如果孩子力量强大可以不被大人左右,而通常孩子迫于大人所谓的“道理”而不得不屈服,自信心、自主性受到打击;大人需要做的是承认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悦纳自己,悦纳他人。
引导,是孩子在建立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在关键时刻(通常被称为教育的时机)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做选择时给予知识、经验的分享,不至于因为经验的匮乏和盲目选择,最终决定权在他自己手里,当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会为之努力奋斗并主动担负起责任,成长为拥有独立人格,精神自由,内心充满希望的大写的“人”。
养育孩子,不在于给予他多么丰厚的物质基础,而在于是否让他真正成为他自己,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寻着他生长的轨迹,沿路为他鼓掌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