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默默梧桐—辰辰、珂珂妈妈

2023.3.1晴----532

小红扣蒲公英早读间,今天开始读论语,当读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一句时候,想起了,力波老师在《中庸》的智慧里用到的这句话!哦,原来是出自论语。当时就光记住了半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还不知道是何字,更谈不上,明白啥意思了,哈哈。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的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我今用,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做学问要能够“举一反三”,在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道”的,具有深远的意义 。用心思考很重要!

孔子等待弟子「心愤愤,口悱悱」,这个愤,是指学者、弟子他有一种发愤的心,我们叫发愤图强,图什么?图开悟,图得道。他真正有那样一种真诚心出来,想要真的去悟道了,可是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自己突破,孔子这时候就启示他。如果没到这样的一个程度,没有到发愤那个状态,启发他他也听不懂,他也开不了悟,所以叫『不愤不启』。你没到那个程度,点也点不破,到了那个程度一点就破,真叫「心有灵犀一点通」,让你开悟。这个悱是讲口,愤是讲心,口是表达的。一个人或许已经有一点悟处,但是没有全悟,他对于一个问题有深入的领悟、思考,但是你要他说,他说不出来,特别是讲到道,很难表达出来,这叫口悱悱,似乎知道了,但是又表达不出来,这么一个状态。那孔子这个时候就一定会发明之,发明就是帮助他表达,也是让他贯通。这是讲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到这个程度,那孔子不会给你去点破、给你启发。启发没用,这对于学生来讲没有好处。他没到悟的时候,你已经给他点出来了,这等于把他的悟门给堵塞,他以后就悟不出来。一定要让他到那个程度,这就是老师的高度智慧和善巧,他懂得观机,看你根基到了哪一步,不断的提醒你,不断的带携你,叫循循善诱。这样「如此则识思之深也」,这是让学者不断的深入,他的悟性愈来愈高,他所达到的境界愈来愈提升。

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隅:音yǔ,角落。

力波老师当时因有人问怎样才初去期待(贪)、情绪(嗔)、思想(痴)这三次过滤网,让自己生命力的光辉无障碍的发挥出来时,用到的这个句子。他说,着啥急呀,你还没怀孕呢,就想着让他去怎么学习,孩子还没出生呢,你就想着去让他怎么去挣钱,这合乎道吗?还没到那个时机呢!相机而教,顺势而教!

古人的智慧,就是寥寥的数字,表达的境界甚是宽广啊!这才是真正的学问,精炼的语言!

教育我们的孩子,正应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让孩子经过独立思考,深思而不得,不透时候,给予点破、提示。心里想明白了,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时才能去启发他。不经大脑,不经深思熟虑,没有努力去搞懂,没到开其意,达其词的时机,则不启不发!

图像

统一回复:谢谢各位老师的厚爱!是我去学的别人的解释,我要是悟的那么深,我通透了啊!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20110
推荐日记
《2023.2.26亲子日记320记》
《145熬夜》
《家长会》
《与儿子一起描写的春日》
《教育日记799 开会 2023年3月1日》
《2023.2.23亲子日记317记》
《亲子日记32篇》
《 随记 329》
《龙珠》
《加油宝贝》
《2023.3.2 生命的力量250》
《告别二月》
《职业》
《今日事今日毕》
《随记》
《忙碌且意外的绿色周二》
《安纯篇家长会》
《2023年2月26日 周日(117)》
《2023.2.22亲子日记316记 惊心动魄》
《2023.2.20亲子日记314记 琐事》
《2.28【290】 又是学习日》
《还是不舒服》
《日记379 2023.3.1 周三 天气晴》
《认识汉字》
《感悟》
《 去上学?【164】》
《2023.3.2新的一月》
《随记崔维睿妈妈》
《3月2日今天上学去414篇星期四》
《 担心》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