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果果爸爸嫌果果起床太磨蹭。总是在一直不停地催女儿快点起床,不然要迟到了。洗个脸,刷个牙也这么磨叽。大口吃,吃快点,时间不够了。……我在一旁发现,果果爸越催促,孩子反而越慢,而且每次出门都嘟着嘴巴不高兴,又不敢说。
我偷偷在一边把果果爸爸的日常用手机录了下来,然后今天又趁机找了个机会放给老公听。老公听完后,意识到自己的那些话很刺耳,让人抓狂。他的很多话都是无意识说出的,却也无意间伤害了孩子。
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的催促声,在孩子耳中就是噪音。过度的催促,会让孩子以为爸爸妈妈在指责她,会不自信,情绪差,影响孩子在时间管理上的自我评价。“孩子你可以慢慢来,我等你。”应该是很多父母对孩子说的话,而不是你快点。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孩子是故意磨蹭,但实际上,孩子磨蹭也许因为能力不足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想快也快不起来。我专门查阅了一下说,孩子在8岁前,记忆力和注意力有限,很容易被其他事情吸引而转移目标。精细动作还没有发育完全,对时间的认知也很浅,做事慢一点、拖拉一点是很正常的。孩子虽然慢,其实他一直在动,只是没有达到我们想要的那个速度而已。一直被催促的孩子一般会出现耐心差,易烦躁,而且会因为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自信心不高,产生焦虑的情绪,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当孩子磨蹭时,我们不能急着催她,自己要先慢下来,等一等孩子。当父母慢下来时,孩子才会慢慢地快起来。
请多一点耐心,孩子的世界比我们慢。我们要经常回头看看孩子的节奏,让自己慢下来,也让孩子慢下来。等一等孩子,当我们放慢脚步,也许就会发现,这其中成就的,不止是孩子,还有我们自己。
孩子你可以慢慢来,爸爸妈妈会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