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提到,身为教师,如果我们是在生活中找到自身认同感和完整,那么我们重新审视这些当初引导我们的力量,就会找到优秀教学的本源。回忆我们的初心,我们为何成为一名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一定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某位心灵导师的引导,当我们在教学中出现困惑或者迷茫时,我们应该重新寻找启发引领我们的心灵导师。心灵导师的力量不一定在于给我们提供好的教学模式,每一个教师都有适用其本身的教学特点。当我们在教学中迷失了自己,无法找到教学的价值和意义时,我们可以通过回忆心灵导师和我们的相遇,通过这种方式唤醒我们内心的真谛。心灵的引导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我们可以是学生的心灵导师,但身为教师的我们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心灵导师。当我们遇到自己的心灵导师时,会被强烈吸引,并且在一瞬间顿悟,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感。拥有这些被引导的经验,我们才会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受到来自心灵导师的力量的慰藉和关照,从何重建教学的信心。
在受到心灵导师的影响下,不少教师会选择模仿、照搬自己的心灵导师的教学模式。然而,我们的心灵导师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心灵导师有区分于我们其他人的独特,所以我们才会为这融合他性格特点的独特性所着迷。我们只有更多地了解自己的独特性,学习展示自我个性的技巧,才能拥有优秀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