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5日 星期日 天气晴 第407篇
摘抄一段纪伯伦著名的诗歌《你的孩子》(节选):
“你们的儿女,
其实不是你们的儿女,
他们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
而诞生的孩子。
他借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
但却非因你而来,
他就在你身边,
却并不属于你。”
这首诗深深触动我的心灵。
我曾经以为,孩子是上帝给我的一块画布,可以根据我的喜好来任意涂抹色彩。又以为孩子是我们生养,他们就应该属于我们。
其实孩子总会长大,总会远走高飞,去开创他们自己的世界。就像我们也曾年少依恋在父母身边,但今天已经聚少离多一样。
以我的泽霖为例,他无法选择他希望的人成为他的父母,可是何时带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却是由我们来决定的。
既然我们决定了在特定时期让他借助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开始这一世的缘分,那我们就应该努力通过我们的潜移默化,让他耳濡目染的去看到、触到、悟到、学到、体验到这世界上一切的美好,用我们最真诚的方式去回馈他给予我们的这份天赐的缘分。
教育孩子其实就是成长自己!
不比较,不焦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少说教多共情。多用鼓励的话、欣赏的话与孩子交流,努力发现孩子身上与众不同的特质。
要注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塑造。三分呵护,七分独立,不可包办代替,不代替选择。让孩子多做事,注重孩子精神成长和性格塑造,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身教重于言教。教育无他,榜样而已。
立规矩,重坚持。“斥责要有的放矢,保持一致,始终如一。”
我们都能尊重一颗植物的种子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发芽结果,为什么就不能像尊重植物那样去尊重孩子呢?
孩子的成长需要引导,也需要放手,当焦虑不安时,适当的放手有助于缓解压力,习惯的养成不在数日,而在坚持,成长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淡定,放松心情,坦然面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百尺河小学六年级一班 李泽霖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