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3月6日,刘英洁领读打卡第45天,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第二节:核心素养。
上善若水

【重点内容梳理】

图像

【重点笔记】

第二节核心素养

一、核心的意蕴

基础性、生长性、共同性、关键性

二、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关键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讲,能力属于个性心理特征,是保证人们成功进行实际活动的一系列稳固心理特点的综合。

(1)剩下来的东西。遗忘掉的东西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和素质。

正如朱小蔓所说:“人们在掌握知识时,如果没有理解意义,那么,在知识被淡忘以后,它就很难留下什么;如果人们在学习知识时理解了它对生命的意义,即便知识已被遗忘,这种意义定可以永远地融合在生命之中。”。

司成勇在论述两者的关系时说:“能力不是无本之木,不是无源之水,它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但能力又不是知识,它是知识被消化吸收以后,沉淀而成的知识的'结晶体’,是知识的'浓缩液’。没有知识的积累,也就没有能力。

(2)带得走的东西。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核心任务是为学习者的后续发展打基础,为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做准备,所以学校所教的东西应该让学生“带得走”应该陪伴学生行走一生。“带得走”的东西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它就会立即生效,它往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会产生效果,但这种延迟显现的效果却是真正有效的甚至长效的。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里,有一行字被书写在醒目的位置上:“只有无用的知识,才是最终有用的。”这也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3)可再生的东西。能力指的是能增值的东西,即能力会产生和创造出其他知识、技能和能力。如果说知识是一棵大树的树叶,那么能力就是树根。树叶的生命不会长久,会在某些季节落下来,但是如果树根扎得深厚,足够茁壮有力,那么当老的树叶落了之后,新的树叶会在合适的季节重新生长出来。

2.关键能力

(1)阅读能力——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就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在小学中就应该使阅读达到完善的程度,否则就谈不上让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待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总之,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阅读能力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它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

(2)思考能力——不会思考的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教育家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指出思维具有这样几个层次:“首先是一种广泛的甚至可以说是不严谨的用法--凡是脑子里想到的,都可以说是思维。第二种,是指我们对于自己并未直接见到、听到、嗅到、接触到的事物的想法。第三种含义则是更窄一点,指人们根据某种征象或某种证据而得出自己的信念。这一种含义又可以再区分为两种: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并没有多想,甚至完全没有去想根据何在,就得出自己的信念。在另一些情况下,人们则是用心搜寻证据,确信证据充足,才形成信念。这一思维过程就叫思考、思索。”杜威强调,只有这种思维才有教育意义。而《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表述的:“思考是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3)表达能力——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礼记·学记》指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论述的是一条学习规律。它指出,学不能仅限于潜心自得,还应当尝试施教他人,通过施教这一知识的外化过程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二)必备品格

1.品格的意义

罗曼.罗兰曾说,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2.必备品格

自律(自制);尊重(公德);认真(责任)。

(三)关键能力于必备品格的关系

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框架和内涵

核心素养内涵: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1.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2.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3.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四、核心素养研制原则

方向性原则;时代性原则;国际性原则;民族性原则。

教育的首要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现代化目标是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最后归宿或根本目标是人的现代化

从中华传统文化来看,我们看到了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和文化修养。

【感悟点】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必须教会少年阅读!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就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在小学中就应该使阅读达到完善的程度,否则就谈不上让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待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总之,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阅读能力是最基础、最关键的学习能力,它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24825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
《学习雷锋好榜样》
《爱吃“草”的姥爷》
《不落海不知大海深 第377篇》
《(亲子日记693)周日的一天》
《2023.03.06 亲子日记第1篇》
《亲子日记(1895) 惊蛰随笔》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第801篇3月5日星期日》
《亲子日记366篇》
《快乐周末 333》
《生活随记》
《责任》
《2023 2.7》
《第253篇——宝贝心中的妈妈》
《购买线上课(第449篇)》
《日记》
《【43】2023. 3.5星期日 忙碌的周日》
《2023年3.月6日》
《亲子日记第279篇《周末风波》》
《亲子日记430篇》
《独立》
《日记》
《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晴》
《3月6日,刘英洁领读打卡第45天,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第二节:核心素养。》
《亲子日记第十五天 2023.3.5 晴》
《国学公园游记2023.3.4》
《亲子日记532《随记》》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周末忙碌的一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