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碎思第二篇:
最近听了武校长的讲座,又和武校长单独聊了两次,激起了我的家庭教育梦想,顿时心潮澎湃。
这个学期有十几个插班生,其中五年级的一个孩子属于后进生,班主任两次找到我说,这个孩子习惯不好,还拿剪刀来学校,在课下和同学交流的时候有偏激的语言。其实我明白,不是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优秀的,教师应该教育引导孩子,而不是把不优秀的退给家长。同时,我也理解班主任的不容易,管理55个学生,学校繁杂的事务有很多,如果再来这样一个借读生,提心吊胆的总怕不知哪一天,就惹出麻烦来,学校点名,家长不依不饶的,肯定很头疼。我也就很草率的说“谁介绍来就让谁劝退回原校”。
今天早晨这个班主任又来到我办公室告状,说孩子因没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而把学习用品扔到地上和老师示威。班主任说已经联系家长了,家长也很配合。我也就没再说什么。
下午这个家长给我打电话说,把孩子先领回去,并且客气的说“给你们添麻烦了”!家长说得诚恳,但是我有一种被讽刺的感觉。就邀请这位家长来办公室简单交流一下教育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爸爸很优秀是某个学校的领导,妈妈也很优秀是年级主任,教学骨干,教学成绩顶呱呱。教育别人家的孩子都一套一套的,是别人家孩子的专家和贵人。到了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了!哎!家长难过在一直擦眼泪。这位孩子的妈妈很理解孩子,列举了十几条孩子的优秀,缺点到说得不多‘习惯不好’。对孩子也没有过高要求:健康快乐,将来有份工作就行。那为什么就是不能随父母的心愿呢?
通过沟通了解,我大体诊断为:孩子在0—6周岁这个时间段,没有养成好习惯,典型的溺爱(重男轻女类型),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多年后又喜得贵子。不知怎么疼?不知怎么爱?好了。造成了今天这个结果。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家庭关系不和谐。
父母都是老师,懂教育的人,都不知道怎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更何况是一般人,是工人,是农民了。
所以,我感觉家庭教育一刻也不能等了。我一定要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把家长会开好,把班主任培训会开好,把这次的亲子日记尽可能的在家长群里倡导起来。当然,自己首先要坚持下去。只要有机会就和武校长加强联系,多多学习。去改变更多的家长,去影响更多的家长。
加油!铆钉目标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