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8日 星期三 晴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其实并不姓叶,而姓李。其祖父李颖士原为宋高宗时的大理寺丞,颇有声名。后来,受御史中丞赵鼎案的牵连,李颖士被罢免了官职,家人也受到了牵连,惨遭迫害。为了避祸,叶绍翁很小的时候便过继给龙泉叶姓为子,改姓叶。
或许是受这段经历影响,叶绍翁仕途颇为不顺,只做过几任小官。后来,他干脆辞官归隐,长期居住在钱塘西湖之滨,与好友真德秀、葛天民等诗文唱和。作为江湖诗派的一个代表诗人,叶绍翁的诗作清淡雅致,意境高远,超凡脱俗,具有一种冷寂孤寒之感。
时序交替,景物变迁,游子漂泊天涯,自然容易涌起愁绪。此时,诗人客居异乡,又恰逢秋夜寂寥,于是,一时感怀,便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诗作一二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借景抒情,沿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悲秋”传统,借落叶飘飞、秋风萧瑟、寒气袭人等意象,将游子漂泊不定、孤独寂寞的凄凉之感很好地烘托出来。
此时,万籁俱寂,诗人独自一人卧在小舟之中,四周一片漆黑,只有一江秋水与诗人相伴。秋风飒飒,不停地吹拂着江水,阵阵寒意袭来,诗人不禁心头一动。一个“动”字,形象生动,不仅是指秋风吹拂江面的动,更是诗人内心的情绪波动。梧叶飘飞,秋风瑟瑟,江船漂泊,真是说不出的凄凉与孤独。
一个人漂泊在外,每逢孤单寂寞时,内心总是非常敏感的。周围的一切,总是会很容易就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引发无数感慨。诗作三、四句“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就是诗人于孤寂之中观察到的夜间小景,以乐景写悲情,让人痛彻心扉。
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百无聊赖之下,只有透过窗户观察夜色中的景物。不远处的江岸上,几户渔家的篱笆间隐隐显出几盏灯火。原来是有小孩子在捉蟋蟀。这样的图景多么熟悉,多么亲切,让诗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的他,也曾这样无忧无虑,也曾在秋夜抓蟋蟀。
诸葛亮,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此句意思为,君子的行为,是以内心安宁来修养身体,以节俭朴素来培养品德。
亲子沟通:儿子放学归来,晚饭吃的有点少,我说怎么吃那么点,是不是惦记着看手机,吃不下去。儿子说今中午第一次吃了两碗米饭,我说饭不是定量吗?儿子又说,吃第一碗后再吃就不用花钱了,学校还有那么个优待,还是第一次听说。作业在学校里做了一些,今天作业可以早完成了,早完成可以看手机,我说约定的十点之前必须睡觉,有空闲时间可以看二十分钟视频。儿子说,那不是跟吃大锅饭一样吗?那样没有积极性,写作业可以慢腾腾的写了。我说你写作业老是写到那么晚。儿子说我那是写的认真,没有空着的,有些同学遇见不会的就空着,所以写的就快,也不知道真假还是说辞。九点二十分作业写完了,我说时间还早,得遵守约定,背诵单词吧,肯定又是不情愿。那就把二十以内的平方背过吧,那样计算起来还快,节约时间,看来这个要求简单,说早有准备,都记在数学课本上了,拿起书就去背诵了,几分钟就背过了。加上了二十五的平方,还有二十二的平方,二十二的平方以后做物理会用到,电压是二百二十的。儿子说老师只是加了二十五的。儿子又考我密度的符号和压强的公式,那是最基本的,还存点记忆。最后看看翼课网有没有作业,确定没有作业,把书包整理好,准备休息了。又重新更新了,昨天的作业不合格给退回了,又重新订正,重新订正后还空着三道题,最后还是不情愿的订正完了。
早上起来,五分钟五分钟的睡,直接不想早起,做好的炸酱面还有点烫,本来计划提前到校的,仅仅提前了两分钟,想改变一个习惯,真的有点难度。明天准备早起吧,今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流东,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期望自己不被明日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