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地合上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几个词语在脑海中渐渐显得清晰,那就是在阅读时触动我心灵的几个词语。
1、恐惧。
第一次看到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教师的心理,第一次知道一个年近60岁的老教授在走进教室前也会恐惧——我之前以为只有自己才是这样。回想自己在从教的这半年多,几乎每天都在恐惧中度过。恐惧明天的课没有充分地准备好,恐惧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恐惧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更恐惧自己任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与其它班级的差距有一大截。“难道教师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吗?”“难道其它教师的心理也是这样子的吗?”我多次自问,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了信心。
看到帕尔默对恐惧的解释我今天才豁然开朗。现在经历了十年的磨炼,虽然没有以前在教室前有一种想逃跑的感觉,但还是有一丝恐慌,因为我无法预料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如何。帕尔默告诫我们说“不要害怕”,因为“我可以恐惧,但我不必置身心于恐惧之中——只要我愿意立足于我内心世界景观中的其他天地而教学”。
2、“有问题背景”的学生
作为老师,我也有一连串的抱怨,抱怨孩子们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爱玩手机、谎话连篇、上课打瞌睡……“怎么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的学习资源充足了,很多孩子反而不喜欢学习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喜欢学习,不再是为老师、父母而学习?”
确实,这是事实!就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一些孩子没有方向和学习动机,沉迷在虚幻的世界里……我们想改变孩子们不用心学习的现状,可是,收效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我在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中寻找答案……读着、思考着,若有所思。
课堂上,一些孩子习惯了沉默,那是他们在自我保护,害怕老师对他们错误回答的批判,担心同学们的嘲笑。这也可以理解为为什么年龄越大的孩子们越不愿意举手发言,是他们越来越重视自我,重视师生对他们行为的反应。
回顾孩子们上课和平时的表现,我们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的。一个好的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能够真实而又自信的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