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第413篇 不抢跑,也能超越 20230310
二年级五班欣月妈妈

亲子日记第413篇 20230310 星期五 晴

图像

今天下午可以休三八节的半天假,心情变得轻快起来,上午下班后,骑上我的小电动奔赴市里,虽然只有半日闲,也安排了满满的计划,去逛个街,回家准备好馅料和面团包水饺,到了四点多去接小宝,开学一个多月了从来没有准时去接过她,总是晚接,小宝看到我特别开心,“妈妈,你能不能每天都这个点来接我?”不能啊,宝贝,今天是休班才能早接你的,我们去看玉兰花吧!

来到了东关大街,一阵香甜扑鼻而来,赶紧摘下口罩,让这香气沁入心脾,一树一树的繁花在阳光下热烈的绽放,像展翅欲飞的白蝴蝶,像白玉雕琢的玉头饰,美得那么不真实,你捡一片花瓣在手里,触摸她的润泽与柔软……小城每一年都要赴的玉兰之约,春天里最美的花事盛景!

恋恋不舍的告别玉兰花,我们来接姐姐,等待的时间里,我拿出跳绳来给你玩,你欢快的跳起来,吸引了等待接孩子的一位小男孩和妈妈来观看,小男孩也是大班的宝宝,他说会另一种跳法,于是你把跳绳给他,小男孩卖力的跳了起来,你们一人跳一会,围观的一个二年级的小姐姐也跃跃欲试,她说会很多花样,于是让小姐姐给你们演示一下,倒着跳,单腿跳,我说你们好好练习也会和姐姐这样厉害的!

姐姐出来了,你恋恋不舍的收起跳绳,我们和姐姐又去玉兰街转了一圈,让姐姐也观赏一下这玉兰盛景,一路花香回家。

回家,距离7点的家长会还有一个多小时,赶紧让姐姐来一起包水饺,姐姐包的形状虽然不太好看,但是总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煮好水饺,让你们先吃着,我洗了洗头发,很快就到时间了,匆匆奔赴学校。

老师们贴心的一路指引,让我很快来到教室,大部分家长都到了,家长会很快开始,孙园长用视频会议的形式,给我们讲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遵循国家政策,幼儿园并不教授小学知识,幼小衔接主要是培养好习惯。让孩子学会认真的倾听,学会时间管理,这样上小学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在每个年龄段都有敏感期,所以家长们不要拔苗助长,不要过早的学习小学的知识,听完真是受益匪浅。

幼儿园还贴心的邀请了兴华小学的耿校长,从小学校长和老师的身份教家长们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侧重点在哪里,告诉我们小学主要学什么,怎么学,让家长们心中有数,放下焦虑。

如果孩子焦虑的时候,妈妈跟孩子一样焦虑,那孩子焦虑的时间会更长。等于你帮孩子在修炼焦虑,那孩子的人格就很容易被铭刻上焦虑,焦虑的时间就会很长。可能你家长早都不焦虑了,孩子还在继续焦虑,所以有时候孩子本身是没事的,可能是我们影响了她。

我们现在这一批家长比较幸运,我们的幼儿园已经在做幼小衔接的一些准备了,我们只是配合做好家长要做的就好了,那就是多陪伴,多阅读,多运动,让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基础知识的渗透。

听完两位校长的讲课,受益良多,郑老师让我和若琦妈妈作为二孩家庭和一孩家庭的代表谈谈对幼小衔接的看法,我讲了一下大宝没上幼小衔接,只是在开学第一个月学拼音有点吃力,但是很快就学会了,成绩在班级里还不错,所以我们要相信老师,相信专业的力量,一定会教好我们的孩子,相信孩子的适应和学习能力,抢跑只是一时的胜利,但是教育是场马拉松,拼的是耐力和最终的结果,我们的目光一定要放长远,保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她们自如的盛放在应有的花期!

若琦妈妈谈了她是如何引导陪伴孩子的,条理清晰可操作,一孩妈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我们一定要把优势利用起来。

养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难题,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才能给予孩子及时有效的帮助,助力孩子走得更高更远!

图像

摘录:

  幼小衔接应该站在培养一个独立“人”的长远角度,有目的、有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孩子为中心是关键,我们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以孩子的需求为基础,使孩子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衔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根据不同孩子的需求和特点,为孩子量身定做一个适宜发展的规划。

  1、衔接要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

  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属于他这个阶段独特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这即是与生俱来的,又是人成长的自然规律。因此我们成人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适当的年龄,为他们创造适宜他们生活成长的环境,引导他们做他们自己能做的,学习他们能懂的,探究他们喜欢的。“拔苗助长”或违背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的活动,既是对孩子成长权利的剥削,更是对幼儿身心的摧残。因此,《指南》和《规程》是我们最好的依据,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针对目标开展有益的活动,让幼小衔接成为孩子们长大的一段自然的旅程。

  2、衔接要从儿童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

  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这些都是一个人适应新环境、为其一生顺利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因此,在幼儿园阶段,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渴了知道喝水、不舒服了会说出来,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技能,哪一个不是维系孩子一生健康的保障呢!对人谦虚有礼、做事有始有终……这些都是幼儿今后走向社会,学习交往的必要条件呀!因此,小小的幼儿园就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摇篮,这些好习惯将会帮助孩子顺利的走进小学,受益终生。

  3、衔接要尊重每个儿童发展的个体需求

  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品质、能力水平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幼小衔接不应成为整齐划一的百米冲刺,而应成为孩子出生之后就开始的长跑,我们就是在途中提供支持和引导的后勤保障。有的孩子面对上坡失去了信心,我们就在旁边加油助威鼓励他挑战自己,面对困难;有的孩子在路途中需要毛巾擦汗,我们的毛巾就放在马路旁,他跑到那里就可以拿起来。只有尊重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孩子不同的兴趣和需要,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顺利的在自己的跑道上畅通无阻。幼小衔接也需要私人订制。

  4、衔接是对孩子心灵的衔接和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态度决定一切。在孩子人生的路口,我们一定要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只有消除了对前路的恐惧和顾虑,带着阳光、自信和憧憬才能迈开大步走向明天。

  5、衔接要注重孩子的学习品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知识和学习品质就像是鱼与渔。试问每一个长大了的人们,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是要满满一船的鱼呢,还是想要一条小船和捕鱼的本领呢?当然,答案大家都知道。在幼小衔接的问题上亦是如此。从小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那么,知识对于孩子来说不有如囊中取物一般简单吗?这样的道理不值得我们成人去思考吗?

  其实,幼小衔接只是孩子人生中一个小小的台阶,一个普通的路口。一个身体健康、心智健全的人遇到它不会如临大敌。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在培养的方向错了、着眼的角度错了,那么一个天资优秀的孩子也会因为我们的失误而造成成长的失衡。所以说,衔接不是简单的衔接知识和技能,所谓的衔接是要为孩子储备适应新环境、应对新挑战的勇气和能力。这种勇气和能力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像培养习惯一样,需要长期的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逐渐积蓄的。只有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共识,将幼儿作为“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实施教育,才能厚积薄发,才能使儿童顺利衔接、自由衔接、从容衔接、快乐衔接。

幼小衔接即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有阶段平稳过渡的教有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应该提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激发孩子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大班毕业的孩子),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他们产生了上学读书的强烈愿望,时时刻刻流露出要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情怀。此时,作为家长应该细心体察孩子的情绪和心态,和孩子一道,以满腔热情来迎接他们的新生活。

首先,爸爸妈妈利用节假日或散步的机会,带着孩子到小学的校园里转一转,熟悉熟悉学校环境。其次,当孩子拿着书,缠着你讲故事时,你乘机告诉他:“等你上学了,自己就能读故事了。到那时,你就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可以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了。”如此这样,在日常生活里培养孩子渴望获得知识的热情。

二、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利用假期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房间的物品,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整理书包和学习用品等小事。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

三、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刚入小学的孩子不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特别常见 “恋园”现象。“恋园”现象表明这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还在怀念幼儿园的生活方式。此时,做家长的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而应该关心孩子,耐心教育、引导孩子,从心理上和思想上与孩子取得沟通,帮助孩子调整心态,调节生活律。可以跟孩子谈谈心,了解他遇到的困难,帮他解决困难;还可以讲讲身边同龄孩子的故事,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增强信心。

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幼小衔接时期,重点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交往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交往习惯等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交往习惯将受益终身。

1.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正确的坐姿应该是:身子上半部坐直、头部端正,目视前方,两手随意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平放,胸膛挺起。告诉他们,不要趴在桌上,或者翘脚架腿。因为良好的坐姿有利于骨骼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2.养成良好的读、听、说习惯

教育孩子读书时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也就是边读,边看,边思考。低年级课文大多图文并茂,读读课文,看看图,图文对照想一想,读书就有效率,有质量。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求他专心地听,做到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让孩子带着问题来听故事,并能边听边思考,听后回答问题。长期培养,可以提高孩子对语言感受的敏锐性。

3.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要告诉孩子学会倾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心不在焉,要专心致志地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声音适度,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要自然、大方、有礼貌。

家长们应注意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很多家长认为衔接就是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程,而外面的一些辅导班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把幼小衔接简单化为提前教孩子一年级语文、数学,使孩子提前“小学化”。这样孩子升入小学后对课程学习成了“炒剩饭”,对学习内容没有新鲜感,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儿、做小动作,最终导致成绩跟不上。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做善于思考和学习,做一个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家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32073
推荐日记
《日记》
《养育孩子的智慧2023年3月12日星期日阴第672养》
《2023.3.12 周日 多云 亲子日记第十四篇》
《给女儿的一封信》
《第413篇 不抢跑,也能超越 20230310》
《 妈妈更爱谁》
《日记》
《三(4)班牛腾逸亲子日记第645篇》
《快乐的周日》
《发现优点》
《亲子日记第413天 23.3.11 周六 晴》
《开放思想,清除“代沟”》
《2023.3.11,星期六,大风》
《亲子日记第11天》
《亲子日记》
《第414篇 玉兰花下 20230311》
《炖排骨汤》
《打扫卫生(101)》
《劳动》
《2023.3.11 感谢大宝因为你我们吃上了晚饭》
《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晴(亲子日记第82篇)》
《亲子月让第一天》
《我的乐园》
《疯玩的一天》
《最好的礼物》
《无题》
《一个开心周六》
《亲子日记》
《亲子日记第26天》
《陪伴缺席》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