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读《教学勇气》心得体会5
小小强

本周研读的是《教学勇气》的第二章《一种恐惧文化——教育和分离的生活》中的《令我们恐惧的认识方式》和《不要害怕》这两篇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令我们恐惧的认识方式”,这种认识方式的形成源自我们对关于教育使命的两个核心问题的回答:我们以何种方式获得知识?我们根据什么说我们的知识是真实的?我们的回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默认的,甚至是无意识的,但它们总是表现在我们教和学的方式中。这种认识方式,往往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恐惧。

文章中提到“如果我们认为真理产生于相互问询的复杂过程,教室看起来就会像一个资源丰富且相辅相成的共同体。我们关于认识的假设可以打开也可以关闭建立联系的能力。而建立联系的能力正是良好的教学所依赖的基础。”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讲授知识,如果我们总是在求知者与已知事物间修建一堵客观的墙,那么我们可能除了那堵墙本身以外一无所知。像科学要求与世界接触那样,求知者与已知事物也应该在接触中相遇。这种相遇有保持距离的时候,也有亲密无间的时候。任何一种认识都是形成某种联系,都是依靠我们认识的事物形成更深交融的愿望所驱动的。体现了“联系”的重要性。

文中写到,“认识就是我们如何跟未及的他者建立关系,与我们未接触的缺乏知识结构的客观现实建立联系。认识是人们寻找联系的一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会有相遇和交融,这些相遇和交融会不可避免地改变我们。在最深层次,认识总是共同分享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敢于走出我们的恐惧,把知识作为一种爱的形式。通过找到我们在现实的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对于哪些行动赋予生命活力,哪些行动不能,我们可能会看得更清楚。”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联系,发现学生的“短板”,让学生与知识相遇,课堂中多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学生共同发现知识,学会知识,战胜“恐惧”。

第二篇文章中写到,恐惧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自身中,它把我们与一切阻隔开。恐惧对人的状态有着如此根本作用,因此,要克服恐惧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换句话说,强调“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是说我们不应该有恐惧,如果它是这个意思,我们会把它当作华而不实的告诫而不屑一顾。它不是说我们不该有恐惧,而是说我们不必置身心于其中,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论点。尊重来自内心的想法,不使自己置身于恐惧之中,同时不使我们的学生置身于恐惧中,与他们建立心灵之间的相互联系。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32621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3月12日、星期天、天气:晴大风》
《亲子日记第839篇》
《3.12》
《2023年3月12号》
《第258篇》
《劳动(第132篇)》
《2023.3.12 星期天 晴 (357)》
《3月12日星期日天气晴转北风310》
《亲子日记》
《1.20曲鋆妈妈亲子日记154《周一》》
《162研学之植树节活动》
《快乐的周末》
《小记》
《边学(第134篇)》
《3.12》
《“大作”已成》
《读书打卡第42天,今天终于读完这本书,分享给大家《教师的语言》》
《亲子日记第二十篇2023.3.12号 星期天》
《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3.12—植树节—播种希望🌱》
《日记424》
《画画(第131篇)》
《3.12植树节》
《家有双胞胎》
《 一颗种子》
《植树节》
《 踏青》
《2023年3月12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亲子日记 三》
《2023年3月12日 星期天 第3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