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摘抄
永不言败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晴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代: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图像

归来已是春残,众芳凋零,鸟声也稀,唯有窗前的竹子,翠绿成篁,幽幽有韵,最为可人,宽慰我心。不能怨春花春鸟之不待人,花曾开过,鸟也曾来,自是人误了花鸟,花鸟原不曾负人。绿竹之设,似专为迎人来,殊不知适逢其时节而已。人若再迟些归来,将恐连竹子的幽韵也损减了,也不免有了不是。

这首诗写诗人暮春归来后见花落春残的感伤,其实只是表达自己内心的失意惆怅。必然是在他乡失意,大概是求进无果,心灰意冷,落寞而回到老家草堂,产生了归隐之意。

失意来归,自然是带着伤心,回到故山草堂,并不称其志,是不得已的选择。诗人不像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归来故园,像鸟儿离樊笼一样高兴。他落魄而归,满是失落和惆怅,面对着花尽春残,益发惹得他伤感。

此诗开篇“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点题。“谷口”二字,暗示了题中“故山草堂”之所在;“春残”二字,扣题中“暮春”;以下几句都是“归”后的所见所感,思致清晰而严谨。谷口的环境是幽美的,诗人曾说过:“谷口好泉石,居人能陆沉。牛羊下山小,烟火隔云深。一径入溪色,数家连竹阴。藏虹辞晚雨,惊隼落残禽。”(《题玉山村叟屋壁》)春到谷口,更是别具一番景色。

然而,此次归来却是“春残时节”,眼前已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了。木兰花比杏花开得早,所以诗说“辛夷花尽杏花飞”。一“稀”、一“尽”、一“飞”,烘托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一派空寂、凋零的气氛。然而,在这冷落寂寥的氛围中,诗人都却喜地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迎接它久别归来的主人。

“画,有在纸中者,有在纸外者”。诗也可以说有在言中者,有在言外者。“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以流水对的形式,用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的写法,生动地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

在这个物我相亲的意境之中,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畏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所以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它那深刻的蕴涵又给人无穷的回味。

花鸟好像有意避人,有不欢迎自己归来的意思,唯独竹子不改初心地等待自己归来,心中顿时寻回了一丝慰藉。也因竹子,产生了一丝欣喜,萎靡的心升起了生活下去的希望。也许当初就不该离开,在这里隐居才是属于自己的归宿。

这首诗中,诗人借用暮春时的不同景物,表达自己内心思绪的转变历程,由开始的抵触不能接受,到后来的欣然接受,是自我的抚慰,也是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其实,我还是挺羡慕诗人的,失意时还有故山朝堂等着他归来,今天的人,有几个能够?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34279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
《做家务》
《❤致生病😷的你》
《感冒🤕 🤒 》
《2023年 周一 晴》
《23.3.12愉快的周末时光(115篇)》
《“听觉学习型”孩子,你家有吗?》
《精神支柱》
《写日记的第三天,很平凡的一天》
《有进步的一天》
《晚间十点半》
《亲子感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23年03月13日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第142篇》
《一宸说日记265》
《被嘲笑也没关系!》
《三月十三号周一晴》
《2023.3.13晴周一亲子日记199篇》
《2023.03.13 亲子日记第8篇》
《亲子日记第25天》
《亲子日记第774篇 2023.3.13 星期一 晴》
《亲子日记25篇》
《行知天下作业》
《我的宝贝》
《开始新的一周》
《九十一篇》
《3.13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2023年3月13号=星期一@晴》
《亲子日记2》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第341篇》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