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有句话:“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这句话的意思是:稳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老子用隐喻的手法,告诉人们,有道的人,是心里没有私心杂念的人,这样的人心里装着他人,装着世界,所以才"静"。而"躁"的人私字在前,心术不正,必定显现出"躁"。人的一切行为源自内心,对于一个行为躁的人,哪怕他想伪装,只要一行动,就会露出真实面目。从“静”和“躁”的道理中,可以得出另一个启示,那就是越是复杂的事情,问题解决越简单,这也是老子的哲学思想之一,就如"静"和"躁",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平平淡淡的两个字,就能解决人们心中的大问题。
这句话同时强调了做人行事要冷静。这让我想到了,对于孩子,我们更要冷静,不要暴躁,只有在平静的心态中处理问题,孩子才能更容易接受,有个好心情。静中观心,真妄毕见。心有多静,路便能走多远;心有多静,生活便有多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