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课学到了“monkey”,为了孩子们能加深记忆,我聊到了自己初中的一个同学:他很瘦,恰好又姓孙,行为举止有时又像猴子,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monkey”,还有的同学绰号叫“pig”、“超人”、“羊羔”等,没想到还没完全把想说的形象比喻出来,就开启了孩子们关于绰号的闸门,好吧!教学育人,穿插进行更自然!孩子们一个个举手举得老高,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告诉我同学给他起的外号,看得出大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我试探地追问:别人给你起的外号你喜欢吗?孩子们的回答居然大多数都是“否”,这也许就是小孩子和大孩子的区别吧,总是那么严肃认真的对待每件事,就似白纸,没有阅历也不会有自嘲的那种豁达,我借机说教孩子们,如果别人能接受那么你们可以相互开玩笑,如果不认同那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们频频点头肯定。在总结的过程中,文文一直在插话:“老师,老师……”我故意没有理他,总结完毕,我问,别人在说话的时候你一直在插话礼貌吗?孩子们的回答肯定是否定的,他们知道认真倾听是一种美德,可是往往不经过几次考验和历练总是不长记性……
热与冷,都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