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15 星期三 晴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江长安花。” 十年前的今天,坐上通往广州的和谐号列车,从春寒料峭的北方出发,一路南下,一日看尽江南景,真正领略了最美人间四月天,
江南四月,绿肥红瘦。花儿吐艳,柳枝婀娜。碧水传情,山峦叠翠,处处芳菲浸染。丰子恺说“这是一年中最愉快的时节,赌书消得泼茶香,慢慢悠悠好时光。”
带着这份美好,我和儿子一起赏读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起领略诗人眼中的春天,一起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启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心中有对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 —— 一片始盛的桃花园。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惊异和欣喜涌上心头。
诗人心境的前后落差,全因外在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是繁花似锦的春天悄悄溜走了吗?还是诗人的视角太过偏颇,对春天解读的不够深刻?
心中无春,纵使山花烂漫也留不住一丝春的痕迹。
今天再次聆听了叶嘉莹先生关于春天诗词的解读,又多了一些感悟,多了一份对人生的敬畏。
在清朝,有个有名的学者叫俞樾,在试卷中写下了“花落春仍在”的诗句,当即被主考官曾国藩发现并挖掘这个难得的人才,“ 这个学生写的好!花落了,春还在自己心中存在。”这是一种胸怀,这是一种境界!后来,俞樾给自己的书房起的名字就叫春在堂,寓意“我的春是常在的。”
苏东坡晚年写了一首诗,他说,“浮空眼缬散云霞,无数心花发桃李。”我年老了,眼睛昏花,我就看见浮在空中的都是模糊的云雾。“无数心花发桃李”,但是,我心里却有无数的花,桃李的花在我的心里边盛开、绽放!苏轼豁达的心胸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后人敬仰,也教诲我们处世态度!
世界上我们追求不到的东西很多很多,就像春天的美景一样,美不胜收,却不能尽收眼底。春天走了,花也落了,能留给我们的是什么?
转瞬即逝的是春天的影子,芳菲浸染的应该是我们的心灵。 要把春天留在心里,而不是一味的向外去追求。
春还在,花会开,珍惜每一个花开的日子,让春天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