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亲子日记第1881天
孔秀丽18254634189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亲子日记第(1881)天

六年级九班李可心妈妈

上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更多可以选择的机会!最近我们的邻家动静,着实给我印证了这一点。恒丰的生活区都是住的自己员工,他们中有很多都是三班倒的人员,分不清是谁家的动静,每天晚上九点到十二点左右都分外热闹!不是什么人员聚集的吵闹,更像是孩子的奔跑和早闹!动静很大很吵,却唯独听不到大人制止孩子的声音……我家住顶层,我们睡得东侧的卧室,这动静每天都像在耳边!难道是担心我们家孩子长大了住校了我们会孤单吗[破涕为笑]我们现在做不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我不能这么半夜如此吵闹啊[捂脸]有时我会想这家孩子的作息紊乱应该是跟父母的三班倒上班有关系,可是仔细想想不管上哪个班,都不应该半夜不休息啊!其实孩子们的作息真的和家长有关系,如果家长做到九点多或者十点,放下手机洗漱睡觉的话,孩子也是会跟着一块的!半夜吵闹扰民那多半是父母也在兴奋的玩耍或者刷手机中!上学前这么纵容可能不觉得怎么着,上学后可能家长就会被这种坏习惯反噬了!早上起床估计会有难度的。希望他们家大人能够考虑到扰民问题,而改变一下自己家的行为习惯吧,虽然大家都是被动的三班倒上班,但是大家都注意自己家的行为,就能够让自己和他人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啊。期待大人觉醒中……[破涕为笑]

下午张老师在群里发了几条信息,第一条信息是:@所有人 ,家长在孩子面前尽量不用电子设备,早上早点起来给孩子做早餐。做到这两点,就能使得你孩子的学业成绩明显高于那些大量使用手机,不吃早餐的孩子。潜在的效应还有,少用电子设备,保护了眼睛和颈椎。 给孩子做早餐,既能给孩子最好的陪伴、增进亲子关系,又提高了成绩,不费吹灰之力,一箭双雕,一举两得。[抱拳][抱拳][抱拳]第二条信息是:朱永新曾说“在所有问题儿童身上,都能找到他们家庭的原因。”

缺位的父母,放养的家庭,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无论学校教育有多出色,家庭教育才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无论老师有多负责,老师教不到的地方,都是父母的责任。

你的高度,将成就孩子的高度。

你的格局,将拓展孩子的格局。

所有父母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孩子的成长,我之责任。

愿我们家校沟通,共同携手,让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拳头][拳头][拳头]

繁忙的教学工作中,还抽空在群里发送这些信息,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带着孩子往前奔跑啊!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学校进行这种体制化的学习,那么这个过程中,想要得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家校携手!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校合育!一周在学校五天,学校和老师全力教了孩子。可是周末回家两天,家庭没有起到巩固的作用,那么就极有可能造成5+2=0的情况!其实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知”已经做到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可要做好“行”哦!知行合一才能展现出来家校合育的威力嘛!

睡前思考:乱发脾气是本能,会发脾气是本事

很多人都对发脾气有误解,觉得发脾气=脾气差,生气=无理取闹。

其实并非如此。

发脾气,只是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提出需求。

如果超出界限,过度指控他人,只会让事态脱离掌控,造成并非对己本意的伤害。

知乎上有个问题:

“生气的时候,你有做过什么让自己后悔的事?”

网友的留言,五花八门。

有人因为父母的无心之失,说了很多伤人的话,让妈妈气得在屋里哭;

有人因为琐事和妻子争执,冲动之下扬言要离婚,把妻子气

《少有人走的路》里说:相当多的人直到青年乃至中年时期,才能掌握如何生气的本领,而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如何生气。

没有底线的吵架,只会伤人伤己。

有效生气,往往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点到为止,不会过度发散。

复旦教授沈奕斐,刚和老公结婚时,因为生活观念的差异,摩擦不断。

气急的时候,沈奕斐会指责老公是“乡下人”,见识短浅。

老公被激怒后,也会责怪她“不挣钱”,没有发言权。

夫妻俩的话语,都戳中了对方的痛处,结果往往是越吵越凶,两人都很受伤。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沈奕斐和老公列了一份敏感词清单。

夫妻俩约定,无论吵得多凶,都不能用清单上的词攻击对方,否则就是吵输了。

后来,沈奕斐和老公依然会吵架,但都懂得了就事论事,不去攻击对方的弱点。

在夫妻俩看来,吵架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能看到对方很多真实的想法。

吵完后,夫妻俩会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制定备忘录,明确各自的权责,避免矛盾再次发生。

夫妻俩不断修正、不断改进,婚姻关系也更加和谐美好。

心理咨询师史秀雄说:

“吵架也是一次深度交流的机会,和好后,两人可以通过复盘,明确各自的界限和态度,加深双方的连结。

吵架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底线的吵架。”

见过很多人,吵架时一味发泄自己的愤怒,指责和控诉对方。

结果往往是,既得不到期望的回应,也让彼此两败俱伤。

那么,怎样吵架,才是有效的呢?

给大家3点建议:

1、直观提出诉求

《非暴力沟通》里说:

“每一种愤怒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的期望和需求,表达愤怒,就是充分地将这些期望和需求表达出来。”

很多人行为错误的根本点就在于,他们把愤怒的重心,转移到打压他人,而非表达自己的内心需求上。

以至于,对方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反而会因为他们过激的言语,遭到冒犯。

聪明的人,懂得在争吵中,直观表达想法,提出期望。

如此,才有助于互相理解,为解决问题打通入口。

2、精确表述事实

《亲密关系》里提出过一个“XYZ”陈述法,有助于我们讲明白,惹怒我们的具体行为。

它的格式是:“当你在Y情境下做X的时候,我感到Z。”

举个例子:“你刚刚打断我讲话的时候,我感到很生气。”

对比同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到的表述:“你总是打断我,不让我把话说完!”

前者是特定行为,有利于对方做出针对性解决,后者则过于宽泛,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容易激化矛盾。

3、学会复盘总结

任何吵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接纳、磨合。

等怒火平息后,双方应该就暴露的问题,进行复盘分析,明确各自底线,为以后和睦相处达成共识。

先学会发脾气,再学会不生气

说到这里,可能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

既然会发脾气很重要,是不是遇到问题,都可以用发脾气来解决呢?

并不尽然。

有些事,无论怎样生气,都无法挽回。

倒不如把心放宽,放弃改变他人的执念,做好自己。

前段时间,董宇辉在“山东行”直播里,被一名女子恶意泼水。

但董宇辉并没有因此大动肝火。

派出所来人的时候,他只是说,把这名女子批评教育一下,就可以了。

“不要过度为难她,希望把影响降到最低。”

没有过多指责,董宇辉的的解决方式,温和沉静却不失力量,让人动容。

想起《亲密关系的秘密》里,提出的一个命题:“你情愿自己是‘对的’,还是‘快乐的’?”

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后者。

是啊,无论发脾气还是不发脾气,我们的初衷,都是让自己更快乐地活下去。

没必要舍本逐末,什么事都斤斤计较。

成年人的世界,不是非争出个胜负不可,不触及底线的事情,没必要动“真气”。

就像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说的:“只要你肯放下立场,不管结果是怎样,对你永远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放下执念,就能得到自由,让自己在智慧和成熟中成长。”

有些事,大动肝火,反而容易伤了元气;有些人,太过在意,反而容易浪费心力。

行走于世,谁都会遇上些烂人烂事。

把心放宽了,事才会小;把格局放大了,人生才会顺。

爱恨随缘,喜怒随心,放过别人,你就放过了自己。

日记末尾跟孩子们说一句“妈妈爱你们!”

图像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38579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第二篇》
《自我反思的妈妈》
《朵朵日记第二天》
《一切都会是最好的(2142 )》
《亲子日记(1905) 诊所见闻》
《亲子日记 168》
《第二天》
《读书的快乐》
《牙疼!》
《大洋的三月第15篇家长日记(2023.3.15)》
《亲子日记》
《阅读丰盈人生》
《变化》
《2023.3.15星期三 晴》
《陪你长大♥第909天 做事要认真》
《亲子日记》
《2023.3.15 第8篇》
《和孩子的对话……(第6天)》
《欢欢和乐乐》
《亲子日记第一天》
《加油!》
《不经意间的惊喜》
《意外》
《2023.03.15》
《和婆的一天》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亲子日记2023.3.15》
《亲子日记(第一篇)》
《早睡早起精神好》
《2023年3月15日》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