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18 星期六 晴 亲子日记第1925天——六年级李嘉琪妈妈
春风拂面,远处一抹新绿,让人神清气爽。万物复苏的季节,怀揣梦想,向着朝阳出发。
平时周五嘉琪晚饭后都会洗澡,这样第二天就可以安心写作业了。昨晚孩子说暂时不洗了,没有问原因,只是建议她早洗早完事。孩子奶奶在一旁一直说着应该洗洗,孩子爸爸说了一句“什么时间洗是人家的自由……”是的,我在一旁听着催促声,也不舒服。孩子大了,洗澡这样的事她还是能够自己做主的,孩子能够自己支配自己的作息时间。我们要相信孩子,她可以安排的很好。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总是在一旁唠叨,是好意不假,但是孩子不会听你的,我们与其喋喋不休的唠叨,不如只说一句,建议孩子怎样做,采纳与否,孩子有决定权。她认为合理就采纳,不合理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的太多,孩子不乐意听,我们可能还会生气,闹得大家不开心,那就不是一件明智的事。
人只有一张嘴,两个耳朵,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少说话,多聆听。和孩子相处,少说一些大道理,学会耐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知道孩子的想法,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今天幼儿园老师们培训,之前的补课今天暂停。二宝很高兴,可以和姐姐在家喽。但是清晨依然会早起,还去喊姐姐起床,站在那里有模有样的,说闹钟响了,就要起床了,被二宝的样子逗乐了……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望江南·超然台作》
熙宁七年秋,苏轼从杭州调任为密州太守。相比于风景秀美,人文荟萃的杭州,密州景色单调,盗贼横生。他的心中很是苦闷,整日茶饭不思,郁郁寡欢。每至深夜,他便想起在西湖苏堤上,与文人好友们吟诗作画的场景,心情更为郁闷。直到有一次家人劝他:杭州再美,都已是过去之事,为什么不能开心点? 他这才意识到,对过往的耿耿于怀,已然阻碍了他对新生活的体验。
熙宁八年的春天,苏轼登上了重新修筑的超然台。他看到满城的春花开得明媚动人,千家万户在烟雨朦胧中若隐若现。他被眼前美景深深吸引,内心也逐渐开阔澄明。后来他一扫往日阴郁,开始融入粗犷的密州生活。他与同事平冈围猎,和朋友酒肆豪饮,过得自在而洒脱。
人生就是一张脚步向前,步履不停的单程票。那些路过的风景,走过的路,终是无法重来。面对过往的美好,太多的留恋只会成为一种羁绊。正如弘一法师所说,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把生活当本书,唯有翻过这一页,才能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