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情绪稳定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障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优秀,自律,很多父母也都致力于学习和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指导孩子成长,其实父母能够保持好情绪,营造一个和谐的家风,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这里面的原因有三点:
1. 父母情绪越稳定,孩子思维越积极
相信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想法:怎么才能让妈妈少关注我,去做她自己的事?她真的太操心了。每次放假在家,眼睛嘴巴都是放在我身上,催学习,讲道理,真让我心烦,可是我又不想跟她吵架,我该怎么办?
这种想法反映了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共同处境,也是亲子关系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正因为父母过多的关注孩子,在养育过程中,难免就会经常伴随着担忧,着急甚至愤怒,失望的情绪,于是批评,吼叫,抱怨,控制就产生了。
对号入座,下面这些话,家长朋友有没有说过:
这么容易都不会,你怎么那么笨?
作业做了那么久都没有做完,你到底在想什么?
我好的方面怎么一点都没有遗传给你,你还是我亲生的吗?
心理学研究证实:长期不快乐和压抑,会让孩子的思维变得很迟钝。如果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学习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很快,思维会变得越来越活跃。
研究还表明,如果一个学生的情绪稳定,成绩会提高10%~20%左右。很多孩子学习差,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进行情绪劳动,也就是情绪会内耗他许多精力,没有办法完全用在学习上。
2. 父母情绪越稳定正向,子女优秀比例越高
中国教育科学院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哪些家庭因素对孩子影响比较大?结果显示父母情绪稳定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火遍全球的天才少女谷爱凌,她的妈妈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好友对她的评价是:很少会听到她的抱怨,她总会说这个事情挺好,你去干吧。你跟她在一起常会开怀大笑,她会让人觉得每件事情都很有趣。在妈妈的影响下,谷爱凌的性格非常阳光,从不抱怨,什么事情都看好的一面,不容易负面。
显然父母的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的思维方式。情绪稳定乐观的父母,往往会形成积极的思维,遇事往好的方面看,永远怀揣希望,抗挫能力强。而经常抱怨、担忧、急躁的父母,也会让孩子的焦虑水平高,在困难和挑战面前缺乏勇气和自信,内心比较脆弱。那些容易抑郁,焦虑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担忧焦躁的母亲或者是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
3. 父母情绪稳定,孩子才更有安全感
父母的情绪,映照着孩子的世界,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能敏感地捕捉到父母的情绪。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静止脸实验”,就验证了父母情绪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一个1岁左右大的婴儿,一开始妈妈跟他积极互动,不同的表情变化,配合孩子的动作和意图,孩子玩得很开心。当“静止脸实验”开始,不管孩子做什么,妈妈始终板着脸,孩子发现了,开始想办法引起妈妈的注意,然而不管孩子怎么竭尽全力逗妈妈笑,妈妈仍然面无表情,孩子很快就受不了了,崩溃大哭。
实验结果证明,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里,孩子不仅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也随着增加,婴儿尚且对父母的情绪如此敏感,更何况是年龄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