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小本APP
人工智能亲子生活社区!
下载家长小本APP
《父母大讲堂》培训心得体会
王祥焓

今天参加了丁老师的演讲,深有感触。通过他两个小时的演讲,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为人父母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终身的老师,子孙后代能否成人成才能否实现家国情怀,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辨出来。

我的家里有两个上小学的女儿,我从大女儿一年级的时候,就看到了那些成绩不错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位重视教育的父母。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料,孩子就更不是了,也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智商不行,懒得管理,我觉得这些话就是为自己怕麻烦不想管孩子而推卸责任的借口。我的两个女儿给我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智商,大女儿中班开始我就教识字,背诗,孩子就属于一教就会的那种,这样的孩子我也爱教她也爱学,中班一年时间我给她买的很多故事书她就能读给我听了,孩子升入一年级,学习上也是游刃有余,虽然不是次次满分,但十次有八次是满分,学校里老师讲的课都能学的很好,也会运用。小女儿就不同了,感觉她脑子就不在学习上,同样中班开始教识字,感觉她怎么都记不住,把我气的不爱教她了,心里还侥幸的认为等孩子上了小学就好了。升入一年级,由于孩子不识字,也没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真的很多,她学得太慢了,有时这个拼音还没弄会就学下一个了,孩子也出现了厌学心理。我是每天放学都教她读,拼读,后来又赶上上网课,刚开始的那两天,一节课下来孩子啥也听不懂,感觉就像在看热闹,不往心里记,我一看这样不行,就陪她一起上课,我也学习,她不会的我就根据老师讲的再教她,陪她看回放,慢慢的孩子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了,自己上网课也能听明白了。这期间孩子的确很努力,但我也付出很多,我都不知道被孩子气哭了多少次,刚开始不会,我就一遍遍的教,教过多次之后还不会,就把我急哭了,我也不敢打她骂她发泄,因为我发现每次打她骂她她就吓得啥都不会了,我只能自己哭发泄一下,这种心酸只有辅导孩子作业的家长能体会吧!慢慢的,我感觉孩子跨过了那道坎,就像开窍了,学得也快了,不用一遍遍的教了,小女儿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孩子的成绩提不上去,那以后更难往上赶。记得大女儿升三年级的那个暑假,我上班就把她俩放在姥姥家,一个假期作业都没写完,预习的数学题做错了好多,英语都没预习,开学后我觉得孩子本身学习就挺好,下午还去托管写作业,就没怎么管她,第一次月考孩子英语考了108,本来我觉得这个分数还可以,但老师公布成绩的时候过110的就三十多个,当时我觉得很自责,自己为了省事把她送托管,自己不管她,后来我检查孩子的英语背诵,当时开学一个多月,学了四个单元,孩子有的字母都不认识,课文单词都没背过,有的都不会读,从那以后,我一有空就陪孩子背英语,我一边自学一边教她,我庆幸自己发现的及时,孩子在一个月以后英语成绩总是在115以上了,我还是会检查她的背诵情况。检查背诵我觉得很重要,这样如果孩子没背熟就让她再背,背熟了就当巩固一下了。每个孩子都想取得好成绩,只是他们在学习上会遇到困难,他们也觉得父母忙不愿和我们说,也不想让我们觉得他们不行,如果我们不管他孩子的成绩落下了,自己也就不愿意学了,也很难再赶上去,所以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孩子,时刻帮助他们,陪她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他们就能取得好成绩。

我对我大女儿的要求很高,就觉得她有能力站在那个高度的能力,对小女儿艺羲就没有太多要求,祥焓说过我对她太残忍了,以前一考不好就非打即骂,也许是自己不会当父母吧,总觉得对她就得要求的高一点,否则她就会偷懒,后来我才发现 高高在上的教育孩子是最大的错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失败。我们对孩子要尊重,以朋友的方式相处。通过我对她教育上的改变,现在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孩子在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了,有的时候少一点唠叨,多一点关心,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我们也要体会孩子学习上的压力。为人父母,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和孩子的相处方式,对孩子的教育要引导而不是谴责,我们要全力以赴的帮助孩子,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一味谴责孩子的缺点,要多看看孩子的优点,互相体谅才能共同进步。

孩子学习的机会只有一次,这也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我爸妈就是种了一辈子地的普通农民,因为我姐和我弟都是研究生毕业,我妈经常嘱咐我,一定要教孩子好好学习,她说上好了学挣钱容易,不用卖苦力。虽然是一句最朴实的农民话,但却是最现实的一句话。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干着又苦又累的活,为了碎银几两被迫谋生,我们现在的辛苦不就是为了孩子过得更好。

现在社会都注重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家校共育才能更好的让我们的孩子更快更好的成人成才。有时候在校门口接孩子会听到家长讨论,现在什么事都指望家长,还要老师干什么,我感觉那样的家长真的不合格,你为的是你自己孩子的未来,老师找你是希望和你一起让你的孩子变得更优秀。老师不能像你一样一对一辅导孩子,那样一个班四五十个孩子,她也教不过来,老师可以不找家长,找家长的老师都是想对孩子负责任的,都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我们都认为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牺牲一切,难道就舍不得那一点时间和精力吗?学习对孩子来说是一生中很重要的事,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实现家国情怀!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s://jiazhangxiaoben.com/nw/page/article/seocontent.html?id=945612
推荐日记
《亲子日记》
《爱的足迹》
《 上达》
《第260篇—带孩子体验农田生活》
《校园欺凌》
《随记》
《3.19(457)》
《周末亲子时光》
《午饭闲聊》
《2023年3月19日 与孩子共成长》
《踢键子(20230419)》
《日记》
《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好老师有多重要》
《亲子日记第4篇》
《达成一致 更好陪伴 2023年3月19日 第422篇》
《亲子日记4理解孩子的鲁莽!》
《3.18》
《亲子日记》
《周末随笔》
《摘抄》
《2023.3.19》
《拥抱大自然亲子日记3》
《亲子日记第1526天》
《亲子日记(四)平凡的一天 3月18日 晴》
《日记》
《你去干活吧(20230417)》
《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亲子日记第五天》
《值得记录的作业》
《愉快的一天》
下载家长小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