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带孩子领略生命的喜悦
道德是做人的低线,德之不存,何以为人?家庭是道德教育的主,场所,虽然学校老师也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但道德是被感染而不是被教导的。课堂上的说教远远不及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棒样作用大。所以,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
孩子接触到的第一重道德规范教育来自父母,来自家庭。有位儿童教育家说过:“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治,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品德是良好气质的灵魂,孩子具有同情、关心他人的品质时,才会在公共汽车上把座位让给老人,从而表现场谦谦有礼、尊重老人的气质。同样的孩子只有表现出合群、合作等良好的品德时,他们不会表现性格孤僻、我行我素等不良气质。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训练孩子的道德行为,使孩子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这样孩子自然就会具备良好的气质。
孩子原本就是一张洁白的纸,而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生活环境则都会在这张纸上留下痕迹,最终影响一个人的品行,使他日后为善人或恶人。
如果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子,就按照那个样子要求自己;如果不希望孩子变成某个样子,父母就不要做出那个样子。父母的身教永远大过言传,教育孩子一百遍不如亲自示范给孩子一遍来得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