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内卷化”越来越流行,这种教育模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内卷化”一词源于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农业内卷化——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化过程》。根据吉尔茨的定义,“内卷化”是指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某一发展阶段达到一种确定的形式后,便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教育的内卷化,是加大了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投入等方面的竞争压力。举个例子: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拥有24小时,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加优秀,或是孩子想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可能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在这种比拼之下,人人自危,只能通过不断地加大对学习时间的投入来获取更加优秀的成绩。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这样高压、高强度的学习。更多时间的投入,更多的刷题量,无限制的高负荷加压,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孩子损害身体健康或精神健康。那么,以孩子的健康为代价获取的竞争优势(成绩),真的值得吗?参与教育的“内卷”究竟是时代的必然还是我们错了?实际上,与其知道应当做什么,不如去理解这种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力量,以此来正视并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