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21 星期二 天气晴
今晚我看《牵手两代》第一讲,当孩子犯了错需要惩戒,但如何评判呢?是从成人的角度还是从孩子的角度?是从孩子的年龄角度还是从道德习惯的角度?如何掌握惩罚力度和方式?有不少家长的惩罚就很不合适。我很高兴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评价孩子的行为时不考虑年龄特点。例如:4岁半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看到东西不是摸一下,就是踢一下,经常造成破坏,可是爷爷奶奶却说:“孩子小不懂事,等大了就好了。”其实这个年龄段孩子完全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也能听懂道理,遇到这种情况,如果孩子屡教不改,就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
二、把恐吓当成惩罚孩子的方式。惩戒孩子不是为了宣泄父母的负面情绪或树立所谓的权威,更不是为了方便家长教育孩子,而是为了保护孩的身心健康。
三、只看结果不问原因,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1、惩罚可以深化孩子的认知。
2、孩子道德行为的发展取决于家长的态度。
3、惩罚者与孩子越亲密,孩子越容易服从。
4、惩罚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5、惩罚应与奖励相结合。
6、对孩子的惩罚,家庭成员要保持一致,态度要坚定,让孩子知道惩罚的原因,及时惩罚有利于孩子改正错误,惩罚的方式和力度要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