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
2023年3月21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在网上刷到了两个视频,对我的触动很大。第一个是有一个高中生,在父母的强迫下连续复读了三年,历经了四次高考,在这样的高压之下导致女孩精神失常,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在医院的走廊里呼喊着儿时的小伙伴,蹦蹦跳跳的玩着小时候最喜欢的跳房子。另一个则是一个初中生被诊断为抑郁症,孩子的妈妈却在旁边对他说:“我这么多年在你身上花了这么多钱,你现在却得了抑郁症。”语气冰冷生硬,毫无关心之意,甚至还透露出了丝丝的抱怨。
看完视频,我就在想,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和本质究竟是什么?
和许多家长一样,我也希望我的孩子门门功课都是优秀,成绩每次都得满分,这样不仅觉得有面子,也极大的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每当在家辅导作业鸡飞狗跳时,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我也只能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能强求孩子像我们期许的那样优秀和完美,更不能逼迫孩子按照我们预先设定的轨迹前行。 教育并不是孩子每次都得满分就是成功的,教育更不是家长满足虚荣心的武器。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学习的工具,当父母和孩子之间只能用成绩来维系时,那将是可悲的。
教育更多的是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知道为什么学习,如何学习,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在学习中收获了什么;学习的过程远远重要于学习的结果,学习时积累的方法、经验远重要于一张满分的试卷。同时,教育也不止课本上冰冷的语法、公式,更多的是得教会孩子仁、义、礼、德。
当然,好的教育让孩子成绩优秀、令父母为之骄傲,那是每个家长心中所愿。但是,当我们面对那些资质平庸,并不出众的孩子时,我们也不能只用成绩来衡量和评价,努力,踏实,认真,进取,任何一个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都是值得被肯定的。放平心态,享受孩子的好成绩带给我们的荣光,同样也欣然接受孩子的平庸。
教育的本质不是逼着孩子成才,而是先让孩子成人,能够人格健全,踏实努力,这不也是让许多父母感到欣慰的吗!教育的目的也并非是必须取得多高的学历,成就多伟大的事业,能够在平凡的生活中活的有价值,有意义也是难能可贵的。
尽人事,听天命,不退缩,不畏惧,不强求;多理解,多包容,多鼓励;时光不语,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