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珍惜孩子在家的日子
不同的阶段,要给孩子不同的陪伴方式,让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爱的陪伴中长大,有个快乐的童年。
孩子3岁前,家是温暖的怀抱
离不开你的陪伴
孩子3岁前,家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妈妈是他的全部,整天会缠着你求抱抱。妈妈抱,妈妈抱抱……孩子缠着你,离不开你,婴儿期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说不清道不明的。
孩子找妈妈,也许是他们饿了,也许孩子们身体不舒服,也许有许多也许,所以需要父母去观察,去询问去照顾。
可你有时候,也许你在干活,也许你会嫌烦,会把孩子一把推开,等一会再抱你!孩子哇哇哭……你却不理会。
这个时期的宝宝,没有自理能力,缺乏安全感,生活上离不开爸爸妈妈的照顾。爸爸妈妈们,要多关照孩子们的起居饮食,给孩子们更多地拥抱和爱抚,能及时发现问题,让孩子们在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里长大。
孩子6岁前,家是全部
最需要你的陪伴
孩子3-6岁,家是孩子的全部,从幼儿园回来,孩子一天没见到妈妈爸爸了,渴望爸爸妈妈的陪伴。回家见到妈妈爸爸时,就会不停地叫;妈妈,妈妈……
爸爸,爸爸……
想和你亲近,想让你陪着他们做游戏,想让你陪着他们去运动,节假日想让你陪着他们去郊游,还想让你陪着他们去……
晚上睡觉时,还会缠着你和他一起躺下,给他讲睡前故事,这一刻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是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光。可也许这小小的心愿,会是孩子们的奢望!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最需要亲子互动,爸爸妈妈陪着他们做游戏,陪着他们玩娃娃家,陪着他们去打球,去游泳,陪着他们去游行……父母的陪伴孩子们的身心才会健康,童年生活才会快乐,在陪伴中孩子们学到很多知识!
孩子们的愿望,爸爸妈妈们,也许不会满足,也许会拒绝,理由还是那个,爸爸妈妈没忙完,宝宝自己先睡,孩子们这个小小的心愿,也是奢望呀。
7-13岁,家是夜晚那张写字台。
孩子们已经不太想要你的陪伴了
7-13岁的孩子们,已经是小学生了,放学回家后,好像事情发生了逆转!是爸爸妈妈们在追着孩子们问这问那,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老师表扬你了?还是批评了?留了多少作业?然后大吼一声,还不快去写作业!
你发现了没?爸爸妈妈反而唠叨了,孩子们的话却少了。孩子们只想一个人去安安静静的写作业,不想让爸爸妈妈陪在身边了,家长陪着孩子们会很烦。
妈妈一会就会喊叫一声,写错了!一会再吼叫一句,写整理一点!一会儿又去大吼一声,还没写完,快点写呀,小心揍你!
这样的陪伴,孩子们会烦躁,心里想,快回你屋去吧,让我一个人写吧!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逆反心理,家长的唠叨让他们会反感。
小学时期的孩子们,逐步减少了对家长的依赖。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家长首先要尊重他们,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自律的能力,允许孩子们犯错,放手才是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家长也会感慨到,孩子越来越不依赖自己了,缠着妈妈的次数减少了,妈妈的吸引力越来越不强了!叫妈妈,叫爸爸的次数也少了。
13-18岁,家是孩子们的周末
你的陪伴,他们会认为是干涉
13-18岁的孩子们,小小少年在逐步长大,是中学生了,开始住校了,学习很紧张,在孩子们的生活环境里,除了学习就是学校,家只是周末放假回家时,放松自己的港湾。
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在法律上也是开始,需要承担责任的个体。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青春期,逆反心理越来越强,他们不是需要家长的陪伴,而是想要摆脱家长的管教,自由自在地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会嫌弃父母的唠叨。你认为给与的关心,他们觉得是在干涉!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教诲,他们容易发生顶撞和反抗。
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最需要的是对他们的理解和包容,在发生问题时,坐下来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耐心地进行教育引导,孩子们才会服你。
孩子长大了,孩子小时候缠着爸爸妈妈要的陪伴,现在换成了嫌弃和躲避,是不是有些失落呀!所以在孩子们还没长大,缠着我们,需要你给的陪伴和依靠时,请珍惜!
18-23岁,家是孩子们的寒暑假
雏鹰翅膀硬了,要展翅翱翔了。这个时期的孩子们成为青年了,也是大学生了。他们要离开家去远方去求学,实现他们美好的大学愿望!
孩子们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了,家就是寒暑假时,才能归来的地方。
孩子们长大了,脱离了父母关注的视线。脱离了父母的照顾,自己面对社会,开始了独立自主的大学生活。
23岁以后,家就是春节了
孩子们长大了,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孩子们成家立业了,只有在春节时,才会从四面八方回家过年,看望妈妈爸爸。
孩子们长大了,父母却老了!他们不再是那个牙牙学语,跟着你一步也不愿意离开的娃娃了!再也不是那个不停地喊妈妈,妈妈,妈妈……的娃娃了!
妈妈的称呼变成了,推开家门时叫一声,妈,我回来了!
从妈妈,变成了妈。称呼变了,就是孩子们长大的象征!
时间如梭!孩子们瞬间就会长大。请珍惜孩子们在家的日子,在孩童时请多多陪伴他们,陪伴着他们长大的路程,陪伴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父爱母爱,父母的陪伴是孩子们最美好的童年。
请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一天,他们在天天长大,会从你的怀抱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唯有此刻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下班早早回家,去陪伴那个在家,看着钟表,翘首等待着,爸爸妈妈归来的孩子!
父母陪伴长大的孩子,才会是性格开朗,阳光快乐的孩子!请不要缺失了孩子成长中的陪伴。
请珍惜孩子们在家的日子!不同的阶段,请给孩子不同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