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3-23 星期四 晴 大风 亲子日记第1930天——六年级李嘉琪妈妈
昨天的世界都是笼罩在沙尘中,朦胧感十足。今天的风依旧没有没有停歇,春风呼啸而过,似乎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想起来北风的样子,在屋子里有些担心。温度下降,自觉添加衣物就好了。气温忽高忽低,现在学校里感冒的孩子很多,每天清晨都会看到群里给孩子请假的消息。嘉琪也是嗓子疼,但还是依然坚持上学,晚上接她回来,她还调侃着“为什么晚上发烧,白天就好了,这是不给我请假的理由呀”。之后又说起请假的同学来了得惊呆了,满桌子都是试卷,都要慢慢补上。是的,健健康康才是最好,生病了自己难受,还耽误课程。好好吃饭,远离垃圾食品,增强身体免疫力。给孩子点赞,带病坚持上课,也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当然实在不舒服也是要请假看病的。
陪着二宝画画,他把小手放在纸上,我拿着画笔,开始沿着他的手慢慢画画喽,五个小手指,一会功夫跃然纸上,二宝看了感觉非常好奇,接连要求画了好几张还不肯罢休。然后我让他自己练习着画,刚开始不习惯,还没有找到技巧,但还是一直坚持着,慢慢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天天忙碌,昨晚陪着孩子休息,一下睡着了,后来忽然惊醒,自己还没有写日记呢。于是忙坐起来写,怎奈大脑意识一片模糊,一会打瞌睡了,有些不舒服,简单写了一下,还是赶紧休息吧。以后还是要早写,省的打瞌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元丰七年,苏轼终于结束了他的黄州生活,奉调汝州。在路过九江时,他游览庐山。他突然发现庐山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自有另一种美景。于是,心有感触,题下此诗。
生活中很多时候就是如此,所得非所见,所见非所感,所感非事实。远离了权力中心的京都,苏轼的文韬武略看似失去了用武之地。
他却在江南一隅的杭州,颁布政令,建堤修渠,亲力亲为造福百姓。乌台诗案,百日牢狱,被贬黄州,种种不公看似带给了苏轼无尽苦痛。同时,也彻底释放了他的洒脱与豪放,助他写下一篇篇流传千古的诗章。
钱钟书曾说:换个角度看世界,会收获不同的东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个面貌展示在你面前。位置不同,所见风景也截然不同。
生活中,每个人总会遇到一些不能理解的事,遭到不公正的对待。怨恨与牢骚,只会把自己拖入负面情绪的漩涡,越陷越深。可当你放大格局,换个位置观察,也许烦恼就会消失不见。生命中所遭受的挫折,不会将你击倒,只是助你磨炼己身,担起更大的责任。他人对你的指责与批评,也许不是存心刁难,而是对你寄予厚望,帮你打磨自己。你终会明白,那些所谓的烦恼,不过是一叶障目给自己带来的一片阴影。
只需稍稍变换下位置,格局大一点,眼前便是绿水青山,阳光与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