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读家长的亲子日记时,有位学生由黄河是母亲河推断:长江是父亲河。家长马上捕捉到了孩子的灵感,第一时间百度了一下。跟孩子一起学习了:黄河、长江都是母亲河;京杭大运河被称为父亲河。
首先我们要向这位家长学习,善于发现孩子的想法,并把事情弄明白、成为了孩子的知识储备。
第二点我想谈谈地图对小学生的影响。像刚才的例子里,家里如果有地图,可以马上去地图找黄河(长江、京杭大运河)在哪里、什么形状、流经哪些地方……如果兴趣高还可以扩展到更多方面。以后再遇到相关内容孩子就会感兴趣的的深入阅读或研究。兴趣就是这么培养的,宽广的知识就是这么积累的。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对读书不感兴趣,是因为他没有从中找到共鸣的东西。
另外,在孩子的课文里、古诗词里,提到了大量的地名、祖国山川河海的名字。所以我在学校还多地方贴着中国地图、世界地图。虽然经常被学生撕的皱皱巴巴、破破烂烂,但是想到他们看了、感兴趣,心里也挺高兴的。在这里建议家长除了行政图,一定买张地形图(塑料的、有凹凸感的,不用太大太贵,方便孩子经常带着研究)。一遇到地名、城市、祖国大好河山的名称,一起在地图上先找在哪里,脑洞大开地讨论各种问题。例如:青藏高原为什么叫“世界屋脊”?让孩子在地形图上去找、去发现、去思考。有没有标准答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去发现、学会去讨论…
要让语文和天南海北的事跟地图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