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6日
今天写日记的时间有点晚,就分享一个在学习家庭教育指导时、导师传授的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的五大心理营养吧。
因为学了后,觉得非常受益。清晰地明白了孩子成长不仅需要物质营养,更需要心理营养,只有心理营养充足了,才能开出生命的五朵金花。
心理营养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
1 无条件的接纳;
2 生命至重;
3 安全感;
4 肯定、赞美、认同;
5 模范。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这是0~3个月的孩子需要的第一个营养,没有任何条件的接纳。虽然孩子还不会说话,还很脆弱,但他已经能感知这个世界了,这时他需要父母无条件地接纳他。“你不知道以后我会不会孝顺,你也看不出来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是,你就是没有条件地来爱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个心理营养:不是永远,但至少此时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简称生命至重。
孩子需要意识到,“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的。”对于母亲而言,做到这些并不难。因为妈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分泌一种叫本体胺的物质,促使妈妈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无条件的爱。在妈妈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美、最完美的。
没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可是如果3个月内,妈妈由于某种原因情绪发生变化,身体没有正常分泌本体胺,那么爸爸就要承担起这个任务:看护孩子,照顾孩子,保护妻子。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孩子本来是跟妈妈相连在一起的,刚出生时经历的是身体上的分离,从四个月起,他开始经历在心理上与妈妈、爸爸“剪断脐带”的过程。
孩子想要分离,想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却又不能真正做到,因此他很挣扎,而此时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安全感。获得安全感,其实是在为分离做准备。怎样才利于安全感的获得呢?
一方面,父母关系要稳定、融洽。孩子的世界很简单,父母亲就是他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经常吵架互相指责,孩子会害怕,没有安全感,又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用许多古怪的行为来处理。另一方面,母亲稳定的情绪会提高孩子的安全感。
在这种状态中,孩子会发展出稳定的自我,从而产生自信。但是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坐在孩子一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成长,而不是过度保护。他邀请你玩,你陪着他一起玩,他自己玩的时候,你不要打扰,顺其自然地,当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会尝试分离一点,安全感更多一点,就再分离一点。
总之,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容易分离。一直不停地离开、回来、再离开、再回来……直到成为一个身体、心理上真正独立的人。从这点来同样适合于幼教老师,适当的放手和关怀可以让孩子的安全感提升,让老师与孩子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认同、赞美
四五岁的孩子有了“我”这个意识的时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认同。父亲对孩子的肯定、认同、赞美在这一时期份量都特别重。如果父亲愿意认真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那这句话孩子会记得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除了父母的认同和赞美,老师的鼓励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个心理营养:模范
6~7岁的孩子,特别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学习、认知、模范。这个时期,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的模范。这个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当碰到问题时,我怎么办?如果心情不好,怎么办?与别人的意见不同,我怎么办?
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管理他的情绪,如何处理他生活中的问题,而这份学习来源于一个模范。此时父母和老师都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满足他的求知欲并规范他的行为习惯。
如果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给孩子充分的心理营养,当然好,如果没有,也不必自责,心理营养其实不存在晚或不晚的问题,只要你发现了问题,任何时候开始满足孩子都可以。
好,今天先整理到这里,既是我自己的复习,也希望看到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