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加班到很晚,偷个懒,再次学习梁老师发到群里的关于青春期的文章,摘抄里面深有感触的部分。
一是父母的态度。低层次的父母发脾气、讲道理;高层次的父母都知道要多做饭、少说话。闭口不谈大道理看似简单,却能有效改善父母和青春期孩子的关系。
二是父母的行为。有耐心的父母,会等待孩子;有信心的父母,会相信孩子;有爱心的父母,会体谅孩子。理解和共情,永远是应对青春期最好的答案。
三是童年的阴影。童年欠下的债,比如陪伴、沟通、性格养成,就像是炎症。若能在青春期及时治疗,大多数炎症都能消失不见;若是置之不理,炎症也会变成癌症。孩子一生再难与幸福、健康、快乐结缘。
其实,许多道理我们都懂,但仅仅是懂得却难以做到,懂得是认知层面,做到是行为层面,两者千差万别。正如有的人满嘴大道理,喜欢高高在上地说教别人,给人趾高气昂、盛气凌人的压抑感,却很难让人心服;而有的人亲和友善、身体力行,让人如沐春风,潜移默化中做到了“润物细无声”。我们要做第二种人,无论是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还是相濡以沫的家人,都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少一些吹毛求疵,所谓“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