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8日晴
好几天没上新厂这里了,中午正好这边需要些辅料,晴空万里骑上了好久没骑的小电动上了书堂,在厂边上书堂完小门口不知道是送孩子来上学还是怎么很多家长和孩子在那,突然我听见一个妈妈在训斥一个小姑娘:“你怎么这么笨呢?这么简单的题都做错!你以后再敢这样,马上滚家去上你舅家打工去,这要是你爸爸知道你考这样回来不扒了你的皮!这是最后一次警告你!再不好好做题,看我怎么跟你算账!”我估计这是考试来没考好。其实这是恨铁不成钢,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但是她自己没觉得这些话慢慢的会让她陷入以后孩子自卑和不安的深渊。
平时我们有好多话脱口而出,像“你怎么这么胆小呢?见了长辈也不招呼!”“你总是这么马虎呢?”特别是我们要是一上火那孩子就成了我们的标签贴墙,什么“笨蛋”“自私鬼”“捣蛋鬼”,各种负面词语当着孩子的面脱口而出。话好说事难圆,其实孩子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大人随随便便的一句负面评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了自卑的种子,会给孩子很强的心理暗示。
孩子很有可能朝着这个暗示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父母口里的孩子了,其实我们都知道这类恐吓威胁的话,基本上不会真的实行。这样的话一旦说的多了,孩子就不会再把父母的话当真了,就像这个小姑娘一样,她妈妈这么的说她,我看她云淡风轻根本也没当回事,从而降低了家长的威信,孩子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放任自己,父母以后再教育起来就不会收到太大效果了。
所以,说话有道,不要再用你的语言伤害你的孩子了。给孩子一个语言的净土,否则等后悔了也真的就是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