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说起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特聪明,学东西很快,就是胆小,遇到什么事就是哭,谁也劝不住,直到自己哭够为止。听了老师的话,心里酸酸的,孩子的性格,可能和妈妈有很大关系,平时上班忙顾不上,有时候不听话,就训一顿,导致孩子有什么不开心就哭,哭也可能是发泄的一种情绪吧。
忽然想起今天刚看到的一段话“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又质的差异。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平时对孩子就是满足一些物质上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的真正想法,忽略了孩子的一些心理变化。
下班回家,特意带弟弟去广场上玩。对弟弟说“老师,今天给妈妈打电话了,特别表扬了你,说你聪明好学,很棒,但是有点担小,好哭,如果把这两个小毛病改了,就更棒了。告诉妈妈为什么哭?”“有个小孩打了我一下,我生气”。“小朋友打你可能和你闹着玩,你可以告诉老师,也可以告诉妈妈,小男子汉不可以哭的。”最后和孩子约定好,在学校学着胆大一些,勇敢一些。也不知道孩子能不能明白,也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否对,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学,学着去理解孩子,关注孩子内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