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发给我一篇育儿方法,我看了深受教育,现与大家分享:
一、管理孩子过多,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
管理孩子是个严重的误区。很多人认为管理孩子是对孩子负责的表现。的确要管,但不是所有的都要管。给孩子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给孩子设立规则,告诉他是非观念,都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恰恰是学习的,我们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会适得其反。孩子会错误地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不是我的。一旦他的任务落到你的头上,他再提不起学习兴趣。
二、不允许孩子犯错,大错小错都批评。
我们心里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孩子不应该犯错!尤其不应该犯同样的错。其实,孩子犯错是正常现象。孩子犯错后,家长在没批评孩子之前,问自己三个问题,孩子犯的错是不是必须纠正的?孩子犯错后果是否非常严重?孩子知不知道他犯错?如果错误没那么大,而且孩子自己知道错了,就没必要大惊小怪地批评。
其实,孩子没什么大错!无非是做过的题又错了,写作业不认真,做十错八等等。我听说过的大错有“偷东西”“和长辈骂架”“打伤了同学”,即使是大错,也要低声和孩子说话,先问孩子原因,再问孩子是否知错,最后问他解决办法。三个问题孩子说完,家长做以补充,错误就解决了。
三、不会懂陪伴,陪孩子写作业指手画脚,对孩子不信任。
陪作业时,我们当自己是稻草人,默默地提醒孩子,我很重视你的学习态度。很多家长犯了严重的错误,就是眼睛盯着孩子的作业。孩子一旦做错了题,就批评指正。这就像你的上级不信任你的工作,没完没了地跑来监督一个道理。
陪伴是陪孩子玩儿,陪孩子读书,是孩子写作业时,你也在学习你的。而不是和孩子一起做题,你做得再多再对,也没有孩子独立完成利于他的成长。最差劲儿的做法,是玩手机,不但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还给孩子树立了坏榜样。
四、只否定不肯定的教育方式。
“否定式教育”已被教育界否定。孩子自我价值的形成,取决于你对他的评价。你的评价是负面的,孩子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他的自我认知就是自卑。你的评价是正面的,肯定的,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做好,他的自我认知就是自信。
五、不给孩子体验的机会,一味大包大揽。
我小的时候都是自己包书皮儿,自己装书包,自己削铅笔。最开始铅笔削得跟狗啃得似的,慢慢削得很漂亮。事事由孩子自己做,做不好也不要批评指正,由他决定下次该怎么做。
不要过多制止孩子的行为,由着他去探索,去体验,也是提高脑容量的方法之一。包括吃饭穿衣做家务活。都要由孩子自己做,一次做不好两次,两次做不好,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