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让孩子幸福的语言》,九到十二岁:青春期开始时期,这个阶段举的第一个场景叫孩子磨磨蹭蹭不写作业的时候。 这个简直是一个通用命题,每个家庭都会遇到。说教用语是“作业做完了吗?”“什么时候做完呀?你有多少作业呀?”这几句话,家长都会经常用吧。我觉得这个鼓励用语真是让我眼前一亮,鼓励用语叫“那什么时候提醒你比较好呢?”
我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给我的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这句话把单向的指令和诘问变成了一个双向的沟通,“作业做完了吗?”“你准备什么时候写?”“你还差多少?”“明天要交的都写了吗?”这是单向的指令或者责问,而说“那我什么时候提醒你比较好呢?”就变成了双向的沟通。
因为你问出这个问题,孩子就会给你一个答案,哪怕这个答案是“不用你管,我肯定会写的”,或者更好的回答是孩子说“谢谢妈妈,不用催,我会控制好自己的时间”。如果你的孩子这么说,我的天,那多开心。即便他有时候说到了没做到,我们要看他是不是努力了,然后再去帮他想办法做到。家长不需要在单独的事件上,给孩子过多的指令和责问,应该跟他一起去养成能够自控的习惯和能力。尤其是在写作业这样的事上,一个从小到大被家长盯着写作业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不会是一个主动学习的孩子。
所以家长与其盯着他今天把作业写完,不如我们信任他,慢慢地帮他建立一个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