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家庭教育中,看了小学心理与家庭教育的发展规律,感受颇深,觉得非常好,分享给班级家长,与各位共勉。
学生进入小学后学会学习是小学生的基本任务,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建立学习习惯是小学生的首要任务。家庭教育与学习习惯息息相关,小学阶段家长的主要任务是:1、学习态度指导。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什么,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给孩子学习的仪式感,在学习上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一切。2、学习习惯培养。高智商孩子在小学、初中玩闹着学也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小学初中在考前突击背诵可以取得好成绩。但是到了高中成绩会落后。孩子不仅要聪明,更要努力用功,人生才会有所成就。家长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引领孩子养成预习、复习、作业练习、错题订正、观察积累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的指导不要紧紧锁定在知识上,更重要的是关注习惯。这样到了中高年级、初中等就可以平稳过度。3、学习方法指导。家长可以在孩子做习题时画重点、画关键字、如何读题、审题等习惯进行指导,这样逐步培养良好的习惯。4、学习能力指导。婴幼儿时期已涉及培养,比如言语、观察、注意等能力培养,小学阶段更要注意,在平时的玩乐、旅游、生活中去继续培养以上能力,在交流培养中拉近亲子关系,提升孩子的能力。5、自我控制能力。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要一味的满足孩子的欲望,即使家庭条件允许,也不要有求必应,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从现在开始,当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一定要坚决制止,即使哭闹也不要退让,一定不要怕丢人,不要被孩子拿捏住,否则,后患无穷。当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时,也不要立即满足。在培养自我控制能力时,家长要给孩子时间成长,训练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让孩子逐步学会自我控制。家长一定不要溺爱孩子,溺爱会剥夺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小学阶段。
作为家长既不能绝对控制,也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过度保护和溺爱。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努力,更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培养,家庭教育已纳入法律律。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花朵,每朵花都需要家长和老师用心的浇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