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原理没有提供与教学对应的理论。但如果这个原理适合真正的你,它就能对任何水平的教育以及任何学习领域提供指导。”短短的一句话包含了很多的哲理。我觉得悖论原理其实是在说人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当我们穿着别人的鞋子走来走去时,我们或许就能理解当初我们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情。不仅适用于教学,更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学习空间应该既有界限又开放。“当我们尝试整体把握悖论时,所降临的那种张力并不是要固执地把我们撕裂。相反,它是一种让我们的心胸比自我更广阔地敞开的强大力量。”教学中我们应该有一颗包容心,当我们选择把某项任务交给学生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提前做好学生完不成的这项任务的心理准备。不苛责别人,不对别人有过高的期待,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事事追求完美,每天像上了发条一样紧绷着,其实是很可怕的。
“要耐心的对待心里所有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要尝试去喜爱这些问题本身……不要急于得到答案,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所以不能给答案。关键在于去体验一切。现在就去体验问题,渐渐地,不知不觉地,体验了一些日子以后,答案就会出现。”我太喜欢这段话了,我觉得心中怀揣着问题,其实是很有力量的。当我们忍受不了通往更高境界的磨难时,我们就不能在最深的层次教导我们的学生。我们要把握住对立的张力,因为它能促使我们不断的思考、反思,这会使我们不断的进步和成长。有时候,我们总是迫切的想要一个确定的答案,却往往求而不得,因为我们没有从内心接纳这个问题,甚至不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问题本身的含义是什么。我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迫切想要寻找的答案,即使别人为我们解答了,我们也不一定能完全吸收,因为我们“接不住”。只有我们自己经历过,我们才能够我们才能真正的领悟到。我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该正是这个道理。